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内隐理论是外行人对社会世界中人与事的朴素解释。人们对社会分类(种族、宗教、性别、职业等)属性的理解, 影响着个体对群体信息的加工、判断和反应, 能显著地预测群体过程(如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 并调节着社会认同的心理效应, 这弥补了社会认同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考虑, 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实证研究表明:在改善和促进群体关系的实践中, 可以将外行人的内隐理论作为一个中介, 以此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 培育良好的群体关系。未来研究中, 需要进一步整合内隐理论的概念, 采取一些纵向的研究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2.
蔡艳  丁树良  涂冬波  戴海琦 《心理科学》2012,35(6):1497-1501
传统上,群体评估都是以个体的评估结果的平均值为基础进行的。而群体水平IRT理论则可以避开对个体的评估,直接实现对群体的评估,它具有许多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优点。本文将群体水平IRT模型应用于2007年某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410所学校的能力评估,评估结果发现:410所学校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几乎都在[-1,1]区间内,没有能力极高或极低的学校。对这些学校而言,测验中所有项目的难度较易,区分度适中。所有的评估结果与IRT模型的评估结果在 的水平上相关显著,表明GIRT模型在实践中是可以选择的一种群体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3.
魏秋江 《心理科学》2012,35(6):1478-1483
权力线索指人们判断权力所依赖各种信息,其能预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除以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的形式直接影响人们的权力感知外,权力线索也可利用人们对其在空间和数字上的心理表征,间接影响人们的权力判断。各种权力线索的具体效应仍存争议。为此,学者已开始关注现有线索去伪存真、分类和标准化等问题,还从生理视角对其加以验证,并探求新的权力线索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旨在考察歧视知觉(包括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542名10~18岁留守儿童参加了本次调查,测量工具包括社会经济地位(三个指标: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自尊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社会适应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2)相对于个体歧视知觉,留守儿童群体歧视知觉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3)留守儿童群体歧视知觉中介模型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高群体歧视知觉的男生比同类别的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会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95.
基于认同驱动的营销关系视角, 系统地探讨了基于多元企业认同的企业身份构建及其张力调和机理。具体地,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身份理论, 探索多元企业认同的结构; 其次, 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创新的视角, 描绘多元企业认同形成及演化过程; 最后, 探究多元企业认同的身份构建以及身份张力调和机制。在理论上将消费者-企业认同扩展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认同, 探索多元企业认同的身份构建及调和过程, 揭示其背后深层作用机理。实践上为企业与客户保持长期、和谐、多赢关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6.
对极端膜拜团体造成身心伤害现象的科学研究, 集中在对极端膜拜伤害的界定、测量和机制三个方面。本文的目的, 是梳理这三个主题上的研究脉络, 明晰其中的争议之处和取得的成绩。文本分析表明, 对极端膜拜伤害的界定从“洗脑”转向了“心理虐待”, 对这类伤害的经验观察由个体症状转向了群体行为和经历的描述, 测量方法由传统心理测试工具变成了新型团体心理虐待量表, 膜拜伤害的心理机制研究在综合环境和个人精神特质两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交互的病理模型, 表观遗传学和人际神经生物学用于极端膜拜伤害的生理机制研究已见端倪。但是, 迄今对于极端膜拜伤害的学术研究尚未形成范式。  相似文献   
9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种族或民族、性别等刻板印象威胁,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表现出累积性、共通性与连续性等特征。目前关于老年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多集中于认知老化尤其是记忆老化上, 关注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司机和老年员工的消极影响。消除与降低老年刻板印象威胁的消极效应可以从认知改变、群体认同、代际接触、老龄自我实现和个性化以及媒体宣传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在实验室研究中,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有外显与内隐两种不同的操纵形式。未来可以从扩展研究领域、细化“年龄”差异、比较整体效应大小和性别差异、侧重积极效应以及加强本土化检验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来深化。  相似文献   
98.
牧人四"感"     
服侍神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所以神对服侍群体更有着特別的要求.就像当年晓谕摩西一样,对利未人的职责和要求都与一般的以色列民大不相同.在新约时代中,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相似文献   
99.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推进,对教师职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且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高压力、高应急群体,具有诸多引发心理问题的诱因,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效应具有不可一视性和与其他职业群体的不可比拟性。  相似文献   
100.
宋文 《学海》2008,134(2):186-189
扎迪·史密斯在其新作<论美>中继承和发展了福斯特的联结思想和英国讽刺小说传统,以喜剧的语言,围绕两个家庭纷争,诠释了爱与美的意义,同时讨论了种族身份、文化冲突等困扰当今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