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Brown和Bigler提出了儿童歧视知觉模型,分析了歧视知觉的三个影响因素:认知因素、情景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每个因素都包含了多个影响儿童歧视知觉的子因素。该模型展示了这些因素影响儿童歧视知觉的机制。完善该模型需要探讨其与信息加工理论、发展群际理论、主观群体动力学模型的兼容性。歧视知觉的类型需要进一步细化,因此在综合主观群体动力学模型和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歧视知觉的分类方案。未来研究还要进一步探讨情绪、文化以及年龄因素对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并探讨该模型对歧视干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教会,改变了以往被称为“三多”(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群体结构,但也给牧养事工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牧养青年是摆在每个堂会牧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以下是几位牧者的分享。  相似文献   
133.
农村基督教传播有两种模式:家庭外传播和家庭内传播。调查表明,伴随着农村基督教的发展,农村的基督教传播已经从1980年代以家庭外传播为主,过渡到两种传播模式并行的局面。伴随着基督教传播模式的变迁,由此带来农村信徒的群体特征的变化:男性信徒的比例有所增加、更多的年轻人归信基督教、因病信教的比例显著下降、信徒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1980年代农村基督教的"三多"(妇女多、老人多、文盲多),逐渐演变为目前的"一多"(妇女多),老人和文盲的比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4.
集体行动现象一直备受社会科学共同体关注。20世纪早期, 社会心理学曾是集体行动研究界的主导视角, 后逐渐转至社会学与政治学视角。最近20多年, 社会心理学视角开始复苏, 进入研究复兴期。社会心理学家先后确认工具理性、社会认同和群体愤怒这三种影响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主要前因变量, 并分别建构了包含工具理性和群体愤怒路径、包含工具理性和社会认同路径, 以及包含社会认同、工具理性和群体愤怒路径的三种重要集体行动参与模型。未来的集体行动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重视行动情境类型、个体心理特征和除愤怒之外的群体情绪在集体行动参与中的作用, 考察理想信念等潜在新前因变量的可能地位, 加强与群际关系、歧视动机等其它经典研究领域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5.
刘耀中  张俊龙 《心理科学》2017,40(6):1412-1420
本文基于权力的社会距离理论作为切入点,探究在合作的过程中权力感所产生的影响及社会距离所产生的中介作用、群体身份所产生的缓解作用。利用角色扮演法、情景回忆法来操控个体权力感,采用虚拟与真实的公共物品范式、囚徒困境范式来测量人际合作,通过IOS问卷测量社会距离,并用最简身份范式来控制群体身份,从而让实验得以更好探究权力感对合作有如何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三个实验,得出的实证证据表明:(1)在虚拟的投资游戏中,高权力感的个体捐赠金额是显著少于低权力感的个体;(2)在互动情境中,个体所感知到的与其互动对象的社会距离,在权力、合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效应;(3)对于同组内的成员,高权力感的个体相比较于低权力感的个体,有着更多的合作行为。因此,权力感增加了个体的社会距离感知、从而减少了合作行为,但互动对象中的群体身份也在有效调节着这一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内群体认同在群际接触对外群体信任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内群体认同量表、群际接触量表和外群体信任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SPSS13.0、Amo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群体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群体接触通过内群体认同对外群体信任的具有稳定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神学院校     
《天风》2017,(3):60-61
中南神学院董事会第七届五次会议于2017年1月5日至7日在南宁召开,来自中南六省(区)的董事们认真审议了中南神学院的工作及财务报告,对中南神学院过去一年所做的各方面工作表示赞赏,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如加强软件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扩大图书馆规模等。  相似文献   
138.
陈淑娟  王沛  梁雅君 《心理学报》2014,46(11):1772-1781
采用 “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考察在群体印象形成与个体印象形成两种认知加工过程中, 基准比率对印象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被试分别为39名19~25岁大学生(实验1:男生17名, 女生22名, 均为右利手)以及46名19~25岁大学生(实验2:男生21名, 女生25名, 均为右利手)。结果发现:无论是群体印象形成还是个体印象形成, 在学习阶段, 知觉者都能准确认知各类事件间的关系, 但会优先建构高频事件间的联结。而在测试阶段, 当低频事件与高频事件同时出现时, 知觉者发生明显关系误判, 即以反基准比率的倾向高估低频事件间的联结强度。实验表明群体与个体印象形成过程中都会产生反基准比率效应这样的加工偏差, 进而初步揭示反基准比率现象在社会信息加工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9.
以37个工作群体中的501位员工为对象,探讨群体规模与领导行为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运用多层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最优尺度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群体规模越大,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水平越低。领导的个人品德和团队维系行为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领导的工作绩效行为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0.
集群行为是个体以群体成员身份参与的以改善群体地位为目标的行动。近年来, 西方心理学在集群行为领域的研究开始呈现差异化分析比较的研究趋势。根据行为模式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可将集群行为分为常规集群行为与违规集群行为。根据参与群体的社会地位, 可将集群行为分为弱势群体集群行为与优势群体集群行为。根据集群行为的成就, 可将结果分为“成功”与“失败”两类。不同类型集群行为所涉及的心理机制、前因变量及发展趋势具有很大差异。今后的研究应探明不同类型集群行为间的内在联系, 重视文化背景因素并加强与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