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1篇
  10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中国古代美术是当代大学生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最能够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门类之一。从目前的美育教学实际来看,重视并发掘中国古代美术这一文化资源,极具审美素质教育的价值功能。大学生可以在美育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鉴赏来解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从中领会自己本土文化艺术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来丰富自己的审美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真正成为人格完善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02.
陈立先生撰写《平话心理科学向何处去》一文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价值与深邃的人文关切,对于活跃当今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谨以该文纪念陈立先生,进而引发相关的一些思考,以期对中国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03.
朱子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易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是分不开的.本文在有关朱子生平思想发展的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从先天后天问题的角度人手,讨论他关于先天后天问题的观点之演变过程,并对其得失作同情的了解和细致的分析.文章的结论是,作为一代易学大家,朱罴在先天学上多有领悟,而在后天学上却少有心得,并进一步讨论了朱熹易学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904.
俞琰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易学家和道教学者,很多学者曾从道教内丹修炼和易学史的角度对俞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可是对其生年卒年却无法得出较为一致的明确结论.本稿考察了与俞琰有关的各类文献,对俞琰的生年卒年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考订.  相似文献   
905.
刘一明是清代有学有证的高道,也是内丹理论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丹修炼的三个原则,即在知行关系上"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归及方向上"从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在修行内容及次第上"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三个原则是道教内丹学进一步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06.
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学"这个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界目前出现的为"马克思学"正名的运动既存在"是"也存在"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要进行术语考辨,而在于是否以正确的方式开展这种考辨.从学术史上看,"马克思学"术语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内涵,不能无条件地套用.在国内学界,它已经得到某种程度的正名.  相似文献   
907.
一、人的发现与堕落 中世纪末,从遥远的古希腊漏下的人本主义之光,终于照亮了"黑暗的中世纪".借着这亮光,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惊喜地发现了在上帝阴影下生活了一千多年的"人",于是,莎士比亚喊出了那句激动人心的口号:"人是万物的灵长".  相似文献   
908.
清初学者李塨治<易>强调通经致用,通过解<易>传达自己的经世精神.李塨解<易>的原初力量来源于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他特别推崇六艺之学,主张回归儒家原典,其"专为人事"的解<易>风格实能遥契<易>之本义.  相似文献   
909.
程倩 《学海》2007,(1):130-135
行政改革是中国全局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却存在着理论研究缺位的问题,从公开发表的大量论著看,大量作品停留在对西方既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加以原样照搬的水平。当然,西方既有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行政改革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但不能原封照搬。中国的行政学理论研究,需要从中国双重转型的具体国情出发,以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创新。也应看到,中国行政学界始于90年代的服务行政理论研究却是自出机杼,而且必将成为行政学理论本土化、民族化的先导。  相似文献   
910.
周贵华 《法音》2001,(10):1-5
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界围绕《大乘起信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该论是否符合大乘思想。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等依据唯识学,对《大乘起信论》持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指出它不仅非印度所出,且根本违背佛教教理1。《起信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堪称中国佛学的根本经典,他们对《起信论》的批判等于否定中国佛教的基础,自然激起了传统佛教界的强烈反对。维护《起信论》者大多视中国化佛教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大乘教理最圆满的体现,因此坚决捍卫《起信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