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本刊连续刊登了乔纳森.米勒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编写主播的电视片《有关无神论问题访谈录》的部分中文译稿,读者反映良好,普遍希望能将该公司播出的正片《无神论简史》译出.以资同好。以见全豹。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将它的三集分三期刊载。译稿或有错讹之处,恭请大家指正。无神论涉及西方许多神学、哲学和科学问题,好像是远离现实社会人生,枯燥无味。但在米勒先生的编导下,一些历史现象有了当代意义,而一些当代现象似乎就植根在历史深层中;他讲的主要是西方的事.而作为东方的中国人。也有些感同身受样地戚戚然。,他追忆西方的思想家们为无神论经历的种种痛苦和遭遇的诸多迫害以至屠杀.联想今天的无神论者享受着前辈们争得的文明成果,“可以轻松的选择信仰”,不胜感慨。而当9·11事件发生几天后,看到在纽约举行的一场大型宗教仪式上.人们高声唱“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又不由得产生了“牧羊人”的奇异感受。《简史》对于三大“一神论宗教”(即亚伯拉罕诸教)的分析及其关系的揭示,是基于当代世界局势对于历史的一种逆观,可以提供我们思考的地方甚多,很希望听到无神论就皱眉头,遇见鬼神论就亢奋的同志也能勉为其难地读一读.至少可以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对于美国的国家性质,即:是宗教国家还是世俗国家?在美国国内也有争论。《简史》认为,近数十年美国最高统治者把美国确定为宗教国家。对无神论者公开排斥,这既违背美国宪法,也背离美国建国领袖们的初衷,有回归欧洲中世纪的迹象,尤其反映在对外关系和发动战争上。但是,在美国的知识界.并不都认同这类做法。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对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评判标准做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论述和例证,并辩证地分析了美国品格教育与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关系,力图发掘其成功经验和思想,为我国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提供借鉴,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3.
美国职业伦理建设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其建设经验可以为我国当前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借鉴。自由、责任、诚实、平等、公正和守法是贯穿在美国职业伦理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职业伦理规范的法律化、行业协会职业伦理规范的职业化和以宗教伦理促进职业伦理建设,是美国职业伦理规范建构的显著特点。美国职业伦理的实践性特点主要是强调职业伦理规范的具体化和针对性;重视职业伦理教育,普及职业伦理规范;落实职业伦理资格认证,强化职业归属;结合自律与他律,推动职业伦理实践发展。当前,研究美国职业伦理有益于我们批判地借鉴美国职业伦理中合理的基本道德价值理念,有益于我们学习发达国家相同行业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准则、戒律,有益于我们有选择地利用美国职业伦理的管理经验,积极建构我国各行各业面向实践的道德规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4.
<公共行政评论>作为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刊,反映出了行政伦理研究视点在20世纪的变迁.40-60年代,行政伦理研究从改变公共行政学的价值中立预设开始,以行政责任为关注点,从行政伦理的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研究,发展到关注行政组织、行政制度的伦理内容研究.70年代,以"社会公平与公共行政"为研究焦点形成新公共行政学派.80年代,关注对"行政伦理"立法的反思,建构"公民主义"的研究进路.90年代,研究方法与研究立场逐渐多元化,研究视阈拓展.21世纪初,批判进路的行政伦理研究继续深化发展,学者也关注行政伦理学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85.
4月30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表《2013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再次以"国际宗教警察"自居,打着维护"宗教自由"旗号,将"美国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对其他国家的宗教状况指手画脚、妄加评论。《报告》继续歪曲中国的宗教政策、抹黑中国的宗教现状,  相似文献   
186.
文盲圣人     
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设有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讲座,名叫"丁龙讲座"。这个讲座以中国人丁龙的名字命名,还有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中国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将近150年。有个美国将军名叫卡本迪,参加过南北战争,退休后居住在纽约附近。这位将军孤身一人精神怪异,对仆人的要求近于苛刻,稍不满  相似文献   
187.
一.美国伊斯兰教的来源 说起美国与伊斯兰教,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至美国建国初期。北非穆斯林国家摩洛哥是第一个承认美国独立的国家。为此,美国与摩洛哥还签署了一份协议,在这份协议中杰斐逊总统明确表示美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相似文献   
188.
美国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过度金融化的后果。过度金融化不仅形成了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巨量金融资产泡沫,而且造成了储蓄动员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分配调节机制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蜕化。更为严重的是,过度金融化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态,使私人资本的逐利本性凌驾于其他社会价值之上,人们的经济行为被恐惧和贪婪所统治。只有深刻认识过度金融化对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伦理文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才能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重蹈过度金融化的覆辙。  相似文献   
189.
刘擎 《学海》2015,(1):198-209
思想的激辩也许是2014年西方知识界的最重要特征。在冷战结束25周年之际,西方思想界并无历史终结的自信,反而透露出信心危机甚至瓦解感。自由主义的重要学者开始检讨自由主义的论述与实践何以偏离其本源与精髓,陷入盲目与教条。历史的终结论虽然受到广泛质疑,"历史没有清晰的方向"和"历史的终结"然处于激辩之中。在这种语境下,皮克提的《21世纪资本论》成为热点便自然而然,该书虽然意为资本主义敲响警钟,但作为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的危机感在知识界加深了。思想界的所有辩论似乎都与中国崛起的现实与想象有关,但中国增长已至拐点之说与中国的影响已经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和文化领域扩张之说也处于辩论之中。  相似文献   
190.
《天风》2011,(6):6-6
2011年5月6日,中国五大宗教全国性宗教团体秘书长联席会议在京召开,对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表的"2011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进行评估,形成共同书面意见。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