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平言 《中国宗教》2015,(2):8-11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宗教较量"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迅速崛起哈萨克斯坦严厉打击宗教极端主义阿富汗恐怖袭击频发,安全形势恶化缅甸宗教间暴力冲突加剧斯里兰卡宗教冲突持续印度国内印度教教派势力上升欧洲各国"恐伊症"回归2014年,国际宗教形势总体稳定,但局部动荡加剧,出现了一些新的关注点。中东、中亚、东南亚、南亚形成了一条宗教冲突的热点地带,  相似文献   
212.
213.
张航  冯晓慧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23,(7):1115-1132
以中国14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和汉族学生为被试,考察族际通婚子女的民族内隐观、身份认同及二者对外群接触态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族内通婚子女比,族际通婚子女持有的民族本质论观念较低、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不强烈,但对其他民族的外群体态度和交往意愿都更积极,在自我身份范畴化过程中更具有灵活性,更倾向于构建归属水平更高的上位身份认同。族际通婚作为高质量的民族接触与交融形式,对推动建立民族互嵌格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4.
在塞上江南——宁夏这块热土上,孕育了一批批建设美丽家园的能人志士,涌现出一大批爱国爱教回族企业家,而著名回族企业家、宁夏光耀实业集团董事长马耀庭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30年的创业之路,让我们看到了回族穆斯林勇于吃苦,善于经商,巧由于经营的本色从他身上折射出回族"乐商坚韧,义利互济"的精神和有胆识,善经营的优秀品质,彰显了回回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15.
    
黄勇明 《天风》1994,(12):24-25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随着歌声深沉缠绵的旋律,我又一次进入了回忆。像许多朋友一样,我有过漂泊流离的日子,也有过太多的创伤与寂寞。 那是我充满苦涩的童年——当时我刚能够记事,祖母为把所有的财产留给叔父。  相似文献   
216.
陈四海先生和常芳先生在《音乐探索》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马致远是元代伟大的散曲家、戏剧家和音乐家,被誉为曲状元。马致远的音乐思想随着他政治生涯的改变分为前后两期。儒家礼乐  相似文献   
217.
玩是大境界     
哈特是著名的心算家,他最擅长的便是在别人说完问题时就给出答案,从未失误过。久而久之,谁能难住哈特,便成了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218.
高源 《中国哲学史》2023,(5):121-128
道家作为中国信仰文明的根底何以最早走向北欧是东学西渐史研究的关键问题。随着北欧道家经典传译线索的浮现,芬兰与瑞典在推动中国道家哲学走入斯堪的纳维亚世界起着先锋性作用。虽然争锋性的最早译本均显现于1907年,但却揭示出不同的诠释方法与传译路径:基于欧陆转译的芬兰文首译展示出神智主义视角下“以神释道”的格义路向,而长期在华播道的瑞典传教士符恺励则契入王弼注本开启了“契道合本”的直译路径。这两种诠释路径折射出北欧对中国道家哲学早期接受的不同形式,对后续中国哲学经典在冰上丝路中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神-道”格义与合本的方法论为当前弘扬道家智慧并深度推进以“道”符号为精神内核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海外传播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镜鉴。  相似文献   
219.
张倩 《中国宗教》2021,(3):80-81
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步与儒道两家会通,实现中国化的转变,这是中华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一次大规模相遇与互融,也是世界范围内异质文化之间和平融会的成功范例。梳理佛教与儒家、道家道教之间求同存异、互摄互荣的历史过程与经验,对于当今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以汉魏时期佛教的早期传播为例,对此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20.
一、现状背景:家校孤岛,缺少沟通看过诸多新闻,见过诸多现场,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家校的各自教育,均成为了孤岛。尤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主能力的不断加强,高中的家校合作更像是一场不得不赴的"战争"。互相合作时犹如隔墙赏园,三分实际七分猜想。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使得教育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高抱怨、低满意,高强度、低效益的"不可持续性。究其根源,问题应是出在"家校合作"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