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13,36(5):1159-1162
本文采用调查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聋校三年级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友伴网络进行2年的追踪研究,以探索友伴网络的建构及其动态发展特征。结果表明:①三年级初期,聋生在友伴网络的个体中心度与个体的外貌、成绩与年龄等个人特征有显著相关;但随年级升高,这种相关性逐渐消失。②聋生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其团体成员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③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互选朋友关系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63.
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崔丽娟  刘琳 《心理科学》2003,26(1):64-66
本研究对110名本科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和他们在对他人的信任感、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三方面的社会性发展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对互联网的依赖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疏离感,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4.
前、后注意网络的关系--返回抑制和Stroop干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陈骐  金志成 《心理科学》2003,26(4):638-641
将IOR范式与Stroop任务相结合,试图从探讨IOR与Stroop干扰效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测AAN和PAN之间的关系以及IOR与注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IOR,在Stroop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的IOR;提示和非提示位置上均出现了显著的Stroop干扰效应,但提示位置上的干扰量要显著低于非提示位置。从IOR和Stroop干扰效应之间的关系可推知,PAN和AAN是两个有交互影响的注意网络,AAN对PAN有压制作用,而PAN对。AAN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作者对返回抑制与注意问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5.
中学生知识获得过程是从情景记忆向语义记忆转化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洁  吴艳红  王金凤  朱滢 《心理科学》2003,26(5):784-789
本研究探讨中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针对2001—2002年度上学期教学内容,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四门课程分别进行两次测验。对于每道选择题,学生首先选择正确答案,然后指出记忆的意识状态:记住的、知道的、猜测的。结果发现,学生记忆意识类型的转变(由记住向知道)取决于课程类型、保持时间和学生等级。对于不同课程,学生占优势的意识类型不同,自然学科知道的反应占优势,社会学科记住的反应占优势;优等生知道的反应多于其他学生;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中学生的意识类型发生了由记住向知道的转变,这表明知识掌握过程中,中学生的知识表征发生了由情景记忆向语义记忆的转变。  相似文献   
66.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学生工作即德育工作,虽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这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德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程来完成的。高校德育课程由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两部分构成。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及特征,客观确定其价值取向,科学设计其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67.
当今的社会正步入网络社会时代,网络社会为人们开辟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空间和交往手段。生活在网络社会的青少年在享受着网络社会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在被互联网所改变.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会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网络侵犯行为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本分析了青少年网络侵犯行为的表现,并给出了网络侵犯的社会心理动因。进而提出了网络侵犯行为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8.
医学专业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当今世界的医学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近年来 ,各国医学教育界都在根据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 ,不断地对本国的医学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以保证培养的医学人才能不断满足变化着的社会需求。改革的重点是临床前期的课程设置。临床前期指的是医学生在接触病人前的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是医学生从基础向临床过渡、从理论向实践过渡的阶段 ,是为进入临床阶段打下基础的关键环节。1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1 医学知识的剧增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医学科学出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微观领域不断地分…  相似文献   
69.
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的中医药教育改革已拉开序幕。如何提高高等中医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适合逐步转变的医学模式、医疗服务模式对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需要 ?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医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并积极解决的问题。1 中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现存的中医教育体制、课程体系主要参照 2 0世纪 5 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蓝本”而形成的 ,其特点是强调专业和系统 ,它在数十年的应用过程中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我国中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 ,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和教育观念的…  相似文献   
70.
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临床综合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医学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而各种课程体系的建立也都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支持。心理学的原理及研究成果常常被用来作为抉择各种课程体系的依据。我院构建的临床综合课程体系是临床医学类、人文社科类等各类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的复合系统 ,它兼顾了医学生临床知识、技能及态度品质的培养。心理学作为课程论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历来对这种素质教育课程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明显、更加具体。在众多心理学流派中 ,我们着重分析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临床综合课程设置改革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心理学领域中 ,建构主义心理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