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56篇
  15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网络游戏成瘾者认知功能损害的ERP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具有和物质依赖成瘾相同的成瘾症状:不仅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而且表现出抑郁、强迫、焦虑等精神症状.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为被试,探索了网络游戏成瘾者脑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①成瘾者听觉P300的波幅显著低于非成瘾者,说明网络成瘾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②成瘾者听觉N1的波幅显著高于非成瘾者,提示成瘾者可能存在感觉功能的易化,或者受到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本文针对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预期事件 ,围绕潜在的负面效应及其影响范围展开系统分析 ,同时以态度干扰技术穿插于原始态度测量与结果态度测量 (SD方法 )之间 ,探讨、分析科学研究中的重大突发性事件 (克隆绵羊 )对大学生科技态度的负面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各类被试对生物技术的态度均出现显著性的变化 ,由较积极、赞同的方向向较消极、中立方向发生态度改变。论文在借鉴同类研究的基础上 ,尝试应用免疫理论等作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83.
本研究基于有限自制力理论考察童年期虐待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116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童年期虐待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感恩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童年期虐待和自我控制、感恩呈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成瘾成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感恩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感恩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在童年期虐待和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3)“童年期虐待→自我控制→网络成瘾”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受到感恩的调节;与高感恩个体相比,童年期虐待对低感恩个体的自我控制的影响更小。感恩不仅不能缓冲童年期虐待对自我控制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增强这一过程,提示我们注意积极特质在特定情境下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984.
领导自恋是组织中的普遍现象, 自恋型领导是否能有效地整合团队知识形成创新是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 采用聚合观、过程观和社会网络三种视角, 全面地厘清自恋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其中, 聚合观强调个体创造力对形成团队创造力的重要作用, 过程观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团队创造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 而社会网络视角注重团队成员的相对位置和内外关系。三种视角相互补充, 明确了自恋型领导和团队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论将为存在自恋型领导的团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有助于为管理者提高自恋型领导对团队作用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5.
以1008名初中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压力背景下探讨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对流动儿童不同情绪适应(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行为适应结果(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的保护作用,并揭示二者保护作用的适用领域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显著预测行为适应,朋友支持显著预测情绪适应和亲社会行为。(2)亲子关系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3)朋友支持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消极作用。(4)尽管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都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消极作用,但压力事件较少时二者的保护效应更强。这提示流动儿童与父母和朋友的紧密情感联结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其情绪和行为适应的消极作用:父母是缓解行为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朋友是缓解情绪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积极行为适应能够同时获益于父母和朋友支持。  相似文献   
986.
李笑燃  姜永志  张斌 《心理科学》2018,(5):1117-1123
摘 要:为探讨孤独感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以及人际困扰和积极自我呈现在孤独感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间的作用机制。采用孤独感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量表和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按照年级整群分层取样方式选取2872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8.0、Amos以及偏差校对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孤独感、人际困扰、积极自我呈现和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孤独感、人际困扰和积极自我呈现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际困扰和积极自我呈现在孤独感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关系间分别起中介作用,同时孤独感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通过人际困扰→积极自我呈现的链式关系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987.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欺负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公共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易引发广泛的危害。研究聚焦于被欺负者和欺负者潜在转换的视角,考察有过线下被欺负经历的个体是否实施网络欺负的可能性更高,且是否是道德推脱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此作用还会受到高自尊的增强。以中学生为对象,间隔六个月时间,在时间1测量了线下受欺负情况、道德推脱和自尊,在时间2测量了在网络上欺负他人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社会赞许性之后,线下受欺负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的程度,且道德推脱在其中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此外,这一中介作用还受到自尊的调节,随着自尊的增强,在线下越受欺负的青少年就越会通过道德推脱合理化其攻击行为,从而在网上做出更多对于他人的欺负行为。  相似文献   
988.
高虹  李杨卓  胡蝶  朱敏  高湘萍  胡天翊 《心理学报》2018,50(12):1356-1368
研究采用注意网络测验任务(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 分别检验自我相关信息在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上的加工效率差异, 以揭示自我信息识别优势的注意机制。实验1考察了面孔类型(自我面孔或他人面孔)在3种注意网络下的加工效率差异; 实验2采用自我联结学习范式对实验1进行验证; 实验3将颜色类型(红色或绿色)作为目标刺激, 面孔类型作为背景, 以考察任务无关自我信息是否对注意网络加工效率有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当自我信息为目标时, 个体在注意定向网络上存在加工效率优势, 而警觉和执行控制网络上没有加工效率差异。当自我相关信息与任务无关时, 在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中均未表现出加工效率优势。说明了自我信息的注意优势发生在注意定向网络上, 且受任务优先性影响。  相似文献   
989.
曹宁宁 《心理科学》2013,36(2):440-445
与传统信息不同,网络信息具有可以主动增加的互动特征,本研究探讨这种特征对网络情境下决策加工过程的影响。通过改进的信息板技术追踪决策过程。实验一设置可否“主动增加信息”两种情境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引入主动增加功能后被试的搜索深度降低,先前知识的水平影响信息加工的模式;实验二设置可以连续要求增加信息的连续任务,比较不同的增加路径和选择阶段的影响,发现被试的搜索深度逐步降低,更多采用非补偿性的策略。两个实验均有超过半数的被试要求增加信息,连续任务有着32%的回头率,研究者推论在信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被试的信息搜索行为更具选择性。  相似文献   
990.
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3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五个一级因素和若干二级因素,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9-0.914间,分半信度在0.707-0.885间,重测信度在0.608-0.725间,各因素间呈中等偏低的相关,TCMC和FCMC在各因素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问卷总分和三个一级因素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各项参数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