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中国经济网]"每月赚8.4万;每天赚2800元;每天只能用30元-50元车费;一定要节约,不能大手大脚;给我弟买一套房子,一辆车,以后建一座希望小学……"近日,重庆警方抓获一名小偷,竟在其出租屋墙上发现了一份"励志工作计划",一时间走红网络。在媒体批评其行为的同时,却也有不少网友对其点赞,称其为"最有梦想、有追求的小偷",将其荒谬的计划书视为"励志鸡汤"。[随感]勤俭节约、资助亲人、建希望小  相似文献   
82.
网络成瘾及其心理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们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对于不能够正确使用网络的人,网络行为可能构成一种"高危"行为。网络成瘾会严重地降低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能,是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并根据自己的咨询经验提出了操作性的心理矫正模式。  相似文献   
83.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造成的新型的心理疾病正在威胁着我们宁静的生活。当前,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沉溺于网吧的现实使我们倍感焦急。  相似文献   
84.
如今是一个网络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靠网络交流,于是大量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新成语这个网友的新宠收到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作为一种新生的语言现象,它究竟是对传统文化的腐蚀还是新文化的浪花?是旧文化在新时代的糟粕还是新文化从旧传统中孕育出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85.
王宝增 《思维科学通讯》2005,(1):51-52,F0003,F0004
创造力植根于人的内在思维能力,因而训练与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是训练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当它活动于人的大脑神经网络时,我们是无法观察到它的,因而我们也就无法用直接的手段干预它的生灭、发展和成长,而且人的创造力被开发出来的,只是它实际存在的极小部分。  相似文献   
86.
随着五联网时代迅猛袭来,网络互动普及程度的提升,以及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特别是微信等引领的“微文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进入网络的“微时代”。面对“微时代”下微信等“微文化”对网络舆论的猛烈撞击,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思。  相似文献   
87.
互联网时代的宗教舆情,既与互联网的传播密切相关,也与其他网络元素、网络事件有关,比传统宗教舆情更为复杂。为了有效应对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互联网时代的宗教舆情,我们有必要从媒介技术与传播行动的关系视角,在深入剖析宗教传播媒介变迁的过程中,切入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技术背景,以揭示其成因、类型、特征、规律、问题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8.
裘立行 《美与时代》2014,(11):126-126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网络互动社区。网站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加入了为在校师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并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易班在高校中设立了学生工作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易班”系统是wed2.0在高校学生工作网上平台的实际应用,对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挑战。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自伤行为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和反刍思维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网络受欺负问卷、友谊质量问卷等对18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受欺负对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友谊质量和反刍思维共同调节二者的关系,即在低友谊质量高反刍思维的情况下,网络受欺负对青少年自伤行为有明显影响。提示心理干预者要注意帮助网络受欺负者寻找同伴友谊情感支持和构建理性健康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90.
网络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