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读《医学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的证据>是由美国大众临床流行病学家罗伯特H·弗莱彻所编著.作者从现代医学应该是证据医学基点出发,强调应运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并从正常和异常的判定、诊断和治疗、预后及预防、病因的确定和抽样调查方法等许多方面,多角度深入阐述应该怎样找证据,如何判断证据的可靠性与可信度,证据是否客观,怎样避免偶然性和偏倚.使我感觉到,作者的认识已上升到哲学上的方法论、实在论和真理观的高度.  相似文献   
72.
循证求证辨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循证医学 (EBM )的兴起 ,证据成了关注热点。但何为证据 ?从一般意义讲 ,临床医学应具备 :(1)临床性 ,即不是来自实验室动物 ,“EBM强调证据必须来源于临床试验及对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1] 。 (2 )凭借性 ,即能够证明其患病的依据和临床医疗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理论、经验。具体到中西医学 ,证据的内涵和形成、运用迥然不同 ,有人却断言 :“有了西医作为技术支持 ,我们才能明确了解我们治的是什么病 ,才能进一步确定中医方药的准确疗效 ,才有利于总结中医学丰富的遗产。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 ,使我们能够逐步把握某种疾病的证候变化规律 ,进…  相似文献   
73.
马利军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12,35(2):309-313
惯用语的理解机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来自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的证据都表明,对惯用语的加工存在多样化趋势,而且加工策略和手段会随个体卷入社会生活的程度而变化。惯用语的加工受加工者自身的隐喻知识以及惯用语本身性质的影响。另外,惯用语加工激活的脑区表明句法和语义分析在惯用语理解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惯用语并没有词汇化,但是不能使用统一的加工模型来整合惯用语的理解机制。惯用语自身性质的多样化导致惯用语理解的多种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4.
王沛  张国礼 《心理科学》2008,31(2):340-345
选取较为强烈的、具有普遍性的性别刻板印象,通过进行兼具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的人物图片与刻板化特征词的匹配判断,操纵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的不同水平,利用ERP技术探讨了刻板印象的心理单元及其在大脑活动中的神经电位变化与定位特征.结果发现:(1)在刻板印象冲突情景下出现了晚正成分P600,主要位于额叶与颞叶,P600的波幅随冲突强度的增加而减弱.(2)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是以典型样例优先,基本范畴次之,最后到抽象范畴的"金字塔"模型.  相似文献   
75.
在简化提示语的基础上,比较了任务类型(标准项目、社会项目)和提示方式(有提示、无提示)对归纳推理操作成绩的影响,实验1结果表明任务类型和提示方式皆有显著作用.实验2结果表明,变化任务类型(从标准项目到社会项目)会提高熟悉度、降低组织度;而变化提示方式(从无提示到有提示)不影响熟悉度、但降低了组织度.结果分析说明,任务类型通过从外部增加信息而提高操作成绩,提示方式则通过明确问题目标而提高操作成绩.  相似文献   
76.
循证实践与循效施治是当前国外心理治疗的两种相互补充的模式,二者在理论假设、获取证据的来源、操作流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从影响来看,循证实践的影响力超过了循效施治,它被美国提升推广为一种心理学运动,它的倡导昭示着目前临床心理治疗的一个关键性改革。然而,在心理治疗中要真正实施循证实践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循效施治是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方法之一。我国心理治疗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藉美国心理治疗循证实践提供的理念和方法去思考中国心理治疗的问题,我们亦可获得有益于中国心理治疗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
肿瘤与肿瘤标志物研究中证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人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目前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达100多种,但经过1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肿瘤与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的许多研究中实验设计以及对结果的分析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直接或确凿的证据,甚至出现偏差的结论,以致于影响到临床的准确应用。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有效发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证据概念与证据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民 《学海》2007,(1):146-151
“证据”是证据法学研究的支点,学界关于证据的定义有“实事说”、“材料说”、“手段说”等等,上述各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证据的某种特性,但都不足以解释我国证据运用的实践。笔者认为,证据应当从其功用角度进行关系定义,即证据是证明事实主张的根据。这一宽泛的证据定义隐含着对以庭审为中心的传统证据法学的超越。证据属性是证据的本质特征,由于我国传统理论对证据和定案证据不加区分,因而误将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作为证据的属性。本文认为,证据惟一的属性是“相关性”。“相关性”是经验和逻辑的产物,作为证据属性的“相关性”和在评价证明力时所考虑的“相关性”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物。  相似文献   
79.
在比较大陆法系鉴定结论与英美法系专家证言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鉴定结论证明能力与证明力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重点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0.
缺血预处理概念是创造性思维的杰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缺血预处理概念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1 1 缺血预处理 (IP)的概念是由Murry等提出的。 1986年Murry等[1 ] 直接结扎大的冠状动脉回旋支 4次 ,各 5分钟 ,每次间隔 5分钟再灌注 ,即缺血预处理 ,然后再阻断冠脉血流 40分钟 ,心肌梗塞面积约为 2 3% ,而对照组 (单纯阻断冠脉 40分钟 ) ,心肌梗塞面积约为 2 9 4% ,即经IP后缩小心梗面积 75 %左右 (P <0 .0 0 1) ,第一次在犬的心脏证明了IP能缩小心梗范围。1 2 传统观点认为 ,短暂心肌缺血会造成心肌可逆性损伤 ,并使心肌更难以耐受再次缺血损伤的打击 ,这一观点在相当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