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西藏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地理环境特殊,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建筑是思想观念的物质承载,藏族人民创造出了极具风格和艺术性的藏式建筑藏式建筑的选址、布局、架构、装饰等都是十分具有逻辑性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生活追求。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在藏族文化中提炼传统藏式元素,分析藏式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通过这种分析呈现独特的藏族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藏族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42.
设计说明:远赴他国,却始终不忘故乡,家乡房子里透出来的光,就像灯塔一样为他们指引回家的方向。创造来源是江门开平的碉楼,碉楼是西方艺术和本土艺术融合的产物。作品的想法来自被称为“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以及方氏灯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它的罗马拱券、窗楣、窗花的造型给人一种异于常态的美感。文创陈设产品中恰当地结合中西方元素予以表达,建筑外形简化加上花窗纹理装饰,形成一个实用性较强的空间陈设文创设计产品。  相似文献   
43.
张丽丽 《天风》2011,(7):39-4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教堂重新开放之初,中国教会的教堂主要是收回过去的教产都作为信徒聚会的场所;自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数增多了,教堂翻建或新建,这是极大的好事。但这种形势发展至二十世纪末到现在,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教堂建设出现了在功能上大而不当、风格上非中非西、造价上竞相攀比等现象,作为建设神的殿,出现如此倾向,值得关注,亦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44.
人类对于建筑遗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各国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逐渐重视起来。概述建筑遗产保护的理念,从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原则入手,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关系和意义,分析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以探索真实有效的保护建筑遗产、延续建筑遗产生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张开济是位著名的建筑发计师,他设计的许多建筑都是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天安门观礼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友谊宾馆、北京天文馆等等,  相似文献   
46.
磁器口古镇坐落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下游,是一个有1000余年建镇史的码头民俗文化古镇。它为川流不息的商旅人士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居住和商业场所,见证了巴渝地区的历史人文变迁,有着极高的历史意义及研究价值。在研究文献、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磁器口古镇的建筑特征及建筑符号,运用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归纳建筑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研究磁器口古镇建筑,再通过符号的语义表达,揭示磁器口古镇建筑的内涵及特征,加深对该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磁器口古镇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古镇建筑的文化传承作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
“极限”一词用于对空间和形体的探索,是对不可能结果的无限探索,它试图在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建筑之间寻求一种具有某种趋势的平衡。在不断过渡和划分的阶段,最终的设计形态和对于建筑的感知会充满整个空间,从而使设计没有“绝对性”的是非概念。这种思维方式试图创造最极致的存在。作为具有探索精神的代表建筑设计师之一,石上纯也的建筑创作充满对于未来建筑可能性的探索,他的作品中总是弥漫着一反常态、颠覆传统的夸张意味。以石上纯也的作品为切入点,探析极限思维的概念,归纳概括极限思维概念建筑理论下的操作方法以及空间特征,希望引起更多设计工作者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为建筑设计师在当代环境中寻找新的视角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8.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众文化素养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公共艺术的理解也日趋加深,公共艺术也重新成为人们热衷议论的话题。但是,人们往往对何为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的起源等问题莫衷一是,而公共艺术的建造仿佛陷入了一味地追求数量多、规格上恢弘的误区,这些问题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49.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斯学派认为“美在形式”,所有的艺术作品其实都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作为造型艺术中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当然也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城市建筑的形式感觉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这是外在的审美客体在审美主体作用之后产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50.
体育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体育的产生而产生的.较完善的早期体育艺术设计是建立在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艺术工作者)在体育绘画、体育雕塑与体育建筑设计方面的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