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0篇
  3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李世峥 《天风》2012,(12):16-17
在使徒时代,教会尚属“新生事物”,并没有被那个时代所理解、所接纳。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成为获取社会和民众认可的机会。据《使徒行传》3章记载,彼得、约翰曾借着对一位瘸子的医治,向在场的犹太人展示了教会的见证,使他们“满心希奇惊讶”。在这个过程中,彼得说了一句重要的话——“你看我们”,这是引起瘸子注意并引来众人关注的直接源头。“你看我们”,这是教会为见证基督的荣耀而向社会和民众发出的邀请。  相似文献   
92.
窥基法师     
窥基是唐代著名高僧,也是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实际创始人。因他二至五台山,“道著清凉”,又开创了唯识道场,所以,《清凉山志》称他为五台山赫赫有名的高僧,还是五台山佛教唯识宗的开山祖师。将门之子窥基(632—682),或称灵基,俗姓尉迟,字洪道,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人。因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所以,《开元释教录》始作窥基。窥基出身于以武功受封的贵族家庭。祖父尉迟懿,隋时任代州(今山西省代县)西镇将,受封宁国公。父亲尉迟敬宗,曾任“六军卿胄之职”(《广清凉传》卷下),唐时任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受封为江油县开国公。母亲河东裴氏,于窥基九岁上逝世。  相似文献   
93.
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佛教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仪礼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佛教思想和体系。同时它又囊括了世界佛教流行的几大派别,有属于北传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云南上座部佛教,三者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平行发展(有时亦有交叉融、合或冲突的现象),地位平等,缺一不可。按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观点,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时期,之后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时期,1919年至今是中国现代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中,学术界一般把两汉称为佛教传入期。  相似文献   
94.
华佗(公元108或141-203或208年)是祖国医学的标志性人物.他处剂不过数种,针灸不过数处;发明"麻沸散"施行手术,世尊"外科鼻祖";创制"五禽戏",开保健体操之先河.众多弟子如彭城的樊阿、广陵的吴普和西安的李当之,皆闻名天下.传世的《华佗传》有不同的版本,如陈寿(233~297)《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以及范晔(398~446)《后汉书·方术列传》.范晔这样记述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佗恃能厌事,犹不肯至."对照读陈寿的记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好象都是说:华佗不愿作医生,而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时刻在寻找走上仕途的机会,因为恃才傲物,而惹怒了曹操,才引来杀身之祸.难道华佗在品德上真的有若干缺陷?华佗之死真的是咎由自取吗?  相似文献   
95.
孔子授徒讲学,研究古籍,整理"六经",其间做了不少训诂工作。孔子运用了声训、义训两种训诂方法,包含解释字词、解释语句等训诂内容,涉及正文体、传注体两种训诂体式,使用了一些典型的训诂术语。在训诂萌芽的先秦时期,孔子在训诂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
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佛学家,其《高僧法显传》不仅是他西行求法的纪实,也是一部文化意蕴深厚的著述。法显既代表了中国佛教高僧追求真理,不辞身命、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反映了崇高的信仰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同时,他的《高僧法显传》还是一部弘法利生、包蕴佛教理趣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内容,寄寓深刻,喻理深邃,不乏生动、完整的比喻故事,表现出叙述中彰显经典教义,议论中蕴含佛教喻理的文采。  相似文献   
97.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98.
丁光训 《天风》2000,(1):4-5
三自爱国运动50周年了。怎样看这50年的历史,同我们怎样看50年后的今天的三自爱国运动密切相关,同三自和基协怎样在今天办好教会也密切相关。我愿意谈谈我自己是怎样看这50年的历史的。 我认为可以说这50年有四个高点。所谓高点,是指三自在自我认识上和指导思想上有所发展,有所明确,以致对三自的全面工作有所影响,有所提高的重要环节。 第一高点:揭露西方对华传教活动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金微 《天风》2002,(8):41-41
《天风》编辑部:有一位传道人所在教会的牧师是“全职”义工,没拿教会一分钱,所以讲道总是提起邻县的义工传道,“8年没拿工资,打工来领礼拜,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时听道的他就感到压抑,感到无地自容。我想问:全职传道人是否应拿工资?拿300元工资是否太多?重庆章华  相似文献   
100.
陈恩光 《天风》2003,(11):48-48
我的妻子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她心眼好、殷勤、劳苦、朴素、乐意接待客人,孝顺公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但由于我们家庭贫穷,兄弟姐妹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们结婚不到半年就与父母、哥弟分居,建立一个小家庭。以后妻子更是劳苦,只因我大部分时间为了教会的工作都不在家。所以家里一切农活及家务都落到她的肩上,体弱多病的她从未发过一声怨言,而且还经常对我说:“你安心地为主作工,上帝会帮助我们的。”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