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公共性重建视野下的行政组织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勤 《学海》2015,(2):178-185
在工业社会,人们建立起了官僚制组织从而实现了有效地社会控制。可见官僚制组织是一种"控制导向"的组织,并且在其发展的路径依赖中形成了"控制导向"的思维惯性与行为模式。随着后工业化进程的开启,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官僚制组织不但无法在社会管理中保持其优势地位,反而陷入了"控制悖论"之中,遇到了合法性流失的严重危机。通过对官僚制理论的深层价值分析可以发现,建立在技术理性基础上的"形式公共性"追求是产生"控制悖论"的根源。对于官僚制组织的这一"控制悖论",通过技术的改进去加以解决已经走到了极限,因而只有根据后工业化时代的环境特征去探寻新的替代性组织形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形式公共性"与"实质公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2.
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通过僧数、宗依、整理制度和筹备进行等4个方面表现出来。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是要把佛教引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虽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但依然对民国时期政教关系的法律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均颁布了一系列寺院规条,对寺庙财产、僧人登记等作出规定,形成了以政教分离为基础的关于政教关系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3.
<正>《中国好声音》在当下娱乐节目泛滥,观众审美疲劳,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的媒体生态下,能够脱颖而出,收视率气势如虹,实属不易。而节目形式新颖,明星亲民,草根蜕变,制播分离,正能量的传达,都是其成功的因素。这也预示了以后娱乐节目发展的趋势,对其研究也就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吴伟庆 《中国宗教》2022,(11):50-51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467-499)以坚定的决心和极大的勇气颁行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开启鲜卑族全盘汉化道路。孝文帝通过整顿吏治,实行班禄制和三长制,颁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有关内容的简单比较,肯定佛教道教传教活动所遵循的“随缘”规则,并以此劝诫基督教。同时,贬抑基督教“以神制人”的原始办法:褒扬儒学“以人治人”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46.
论中国古代官僚制的基本价值特征及其制度性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专制官僚制是建立在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形态,作为国家组织结构和形式,是人类社会在农业文明形态下最严密的统治和行政体制。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官僚阶层的“阶级伦理”,与此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所独具的基本价值特征:适应现世的世俗理性主义精神;合法化基础的价值一元倾向、“官本位”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形成了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阻碍社会发展的制度性缺陷:国家制度民主的荒漠、体制的形式合理性缺乏。  相似文献   
47.
《天论篇》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下半叶,学界对于其中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推崇备至。今日国人崇尚天人合一之说,有人又对其明于天人之分的说法颇有争议。①笔者认为这些说法割裂了《天论篇》的整体思想。本文试图给《天论篇》作一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8.
德治理念确立于西周时期 ,在《尚书》中已有明确表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化。“德治”的观念依据是天命君权的神圣性与绝对性 ,其现实基础则是以血缘家族为基本结构的宗法社会 ,而其贯彻的制度保证则是“礼乐刑政”相互辅成的互动机制。在“德治”理念的背后隐藏着王权的绝对性以及“治者”与“被治者”之间在政治地位以及价值理念上的根本不平等。但作为一种政治模式 ,“德治”充分强调了对于统治者本身之道德素质的本质要求 ,因此它仍蕴含着现代政治在现实性上趋于合理化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9.
施鹏鹏 《学海》2007,10(5):156-160
传统学说倾向于将陪审制和参审制对立起来,甚至将两者的区别作为区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重要标志.勿庸讳言,陪审制和参审制存在结构差异和功能差异,但两者的共性更为卓著,主要体现为以民主代表性为核心的陪审员/参审员遴选制;以有限司法资源为条件的陪审制/参审制适用范围限制;以程序公正为保障的对抗式诉讼机制设计;以及以"谨慎量刑"为主旨的一致裁决制或多数裁决制.正确认识陪审制与参审制的对立统一关系不管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对于现行的立法改革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0.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国家之间、当政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仁民而爱物”、取之有度,以及“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理论,对于解决人与大自然及世间万物共处共存、和谐发展的问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也决不可忽视了儒家生态观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