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网友问我,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儿,诚实地告诉她,我需要的都是一点点。一点智慧,一点良知,一点名声,一点激情,一点悠闲,一点金钱……“打住,打住,”她抗议了,“其他都可以一点点,唯独这钱,是多多益善。”“谁不想有很多的钱,你别太虚伪了。”她补充道。  相似文献   
952.
一任何一种宗教都处于神圣与世俗之间。宗教信仰之花开在美丽缥缈的天国,宗教组织却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尘世,道教也不例外。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953.
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栏目中,我们选编了无神论或(宗教)哲学相关的经典之作,虽然它们有着无法避免的时代特征.但穿越百年、千年的时空,今天仍旧能够感受到它巨大的思想魅力给心灵带来的震撼.给思维带来的新鲜活力和深沉力量。  相似文献   
954.
作为临床医生,难免与一些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打交道,这其中有些最终可以确定是精神障碍的躯体症状.从躯体症状识别精神障碍,没有捷径可走,除了良好的医学基础,更要了解精神障碍的特点.这样即便是躯体疾病同样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发现精神障碍.套用政治术语,叫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便如此,还有一些医学难以解释的症状,其发生基础无论从生物学医学还是精神病学角度都还不清楚,而这正是需要我们着力研究的学科交叉点.  相似文献   
955.
道慈 《中国宗教》2020,(4):29-31
普陀山佛教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字,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与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正信指导正行。  相似文献   
956.
司法行政对于司法审判起着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司法的规范化建设入手,建立了形式相对完备的司法行政监督体制,但是,由于相关条件的缺失,以及制度设计与实际操作的脱节,司法行政监督在实际运行中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7.
贤达 《法音》2001,(12):18-26
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是了不起的。自中国法相宗集大成者慈恩大师之后,中国僧人对有部和经部论书的研究大多是为了学习唯识思想,很少人是出于研究有部或经部本身的目的。虽然在民国时期受日本佛学界的影响,曾经出现过研究《俱舍》的热潮,但对这两个部派能作系统研究并撰有专门论著的学者在中国佛教史上极少。所以,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是中国千多年来在部派佛教思想研究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一、关于《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特点比较、评判然后取舍的论证法,…  相似文献   
958.
目的进一步检验时间评价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以不同时间指导语和时间控制线引导,使用黄希庭教授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中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结果远的过去与近的过去、远的过去与现在、远的过去与近的将来主效应比较差异显著(p=.000),远的将来与远的过去主效应差异明显(p=.000);主观时间距离数据显示,被试在回顾稳定积极的个性特征时与主观时间距离感呈相关(p=.050)和被试在回顾稳定的消极个性特征时与主管时间距离呈相关关系(p=.013)。结论:时间自我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基本适用于中国文化环境,在中国人变化的事件主观时间距离感上更客观。  相似文献   
959.
早期的创造性研究是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紧密相联的,甚至认为人的创造性与病态人格有关。20世纪以来,许多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任何优秀的创造者都具有独特的、良好的人格特征。近年来,教师的创新意识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极大的关注,我国大量研究者在中小学对教师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们提出了构建创造潜能开发的环境的一些主张。  相似文献   
960.
宁养为结合团队力量,在患者面临生命末期时,协助其可以面对身、心、灵、社会之整体性的痛苦,关心患者的心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维持、使患者被治疗、关怀、尊重、倾听、接受及了解,有尊严地面对死亡。照顾者依自己的需要关心、照顾自己,宁养团队成员需装备好自己,了解面对的病患问题,给予全人的照顾,使患者善终,家属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