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说法图乐舞,装饰性的乐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转化为佛教的宣传画,具有特定的寓意和含义,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其背后蕴涵的宗教内容赋予它更为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902.
《灵宝毕法》是钟吕金丹派秘典,其书奠定了宋元以降内丹学的理论功法。与一般内丹书不同,《灵宝毕法》不仅讲具体功法,而且对内丹隐名、术语作出解释,为本书特色。全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传说的作者钟离权为五代隐士,传派为钟离权—吕洞宾—华阳子施肩吾—李竦,而不是后世所说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张伯端。本文在十余年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丹法作了再研究,集中讨论《灵宝毕法》关于道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丹道的气液与圣胎、仙与宗教神圣性。文末附论钟吕金丹派的丹书与西部区域性。从书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出发,以《灵宝毕法》为中心,考察钟吕一派的传承,尤其是探讨了蜀地道教文化传统与钟吕金丹道流向之关系,认为最初几代钟吕金丹派具有明显的西部区域性。  相似文献   
903.
燕子的错误     
绿叶 《思维与智慧》2007,(17):14-15
一只燕子在晴空中振翅疾飞,自在翱翔。一片白云从它身旁经过说道:“燕子,你真棒,飞得真快啊!”  相似文献   
904.
弟弟背着沾满泥沙的蛇皮口袋,被我公司的门卫拦了下来。 我走出清凉的办公室,周身被一阵热浪裹住,远远地,我看见弟弟坐在烈日下他的鼓鼓囊囊的蛇皮口袋上,不停地喝着硕大雪碧瓶里的自来水。见我走来,他慌慌地站起身,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扶起被坐的蛇皮口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5.
裘梧 《中国道教》2007,(2):10-11,17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发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  相似文献   
906.
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从责任相对人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要求企业超越简单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狭隘立场,而且也要超越狭隘的"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以超越单纯经济计算的理性态度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某些基本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907.
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伦理和谐的境遇.今天,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世界文明实践工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这个工程意向效果的获取,虽然不能没有具体蓝图的描绘,但更应该注重在操作性的层面来关注"如何做".对此,通过日韩伦理和谐重视仪式、规范意识、角色意识的分析,来借鉴他们的经验,应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08.
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对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上升之路与下降之路.  相似文献   
909.
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哀伤(bereavement)研究长期以来都依循“悲伤过程假设(griefworkhypothesis)”,但20世纪80年代后其强调“与逝者分离”的基本假设受到挑战,界定的模糊也使得实证研究工作难以进行。当代研究者从依恋理论、创伤研究、认知应对研究、情感的社会功能等视角多方面对哀伤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并出现了一些整合性的理论模型,文中对有代表性的“依恋与哀伤双程模型”作了介绍,并对“悲伤过程假设”进行了重新检视  相似文献   
910.
以马克思、卡西尔和马赫哲学为立足点,以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为突破口,广松涉提出了“现象的所与-意义的所识”-“能知的某人-能识的某人”的四肢结构论,由此实现了由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由实体主义到关系主义的哲学变革,标志着具有独创性的广松哲学的正式形成,在格外注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它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