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塞尚具有对艺术追求的精神和超然物外的人格,他绘画艺术目标的实现,除了他在对自然的本质的认识,在传统基础上对色彩和空间结构的探索,其中坚定不移的对艺术探索的信念、精神是贯穿他整个艺术人生的。现代派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这样评价塞尚:随着塞尚的成熟,一个新的运动业已开始。……这个运动有  相似文献   
572.
那日苏 《中国宗教》2023,(10):76-77
<正>佛教戏剧自印度传入中原地区后,广泛地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渐完成了中国化的演变,如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佛教戏剧,是指“表演佛教内容、叙述佛教故事并展现人物冲突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佛教戏剧起源于古印度,主要沿袭了古典梵剧的体例,以佛教题材为内容,集歌、舞、宾白等表演形式于一体。  相似文献   
573.
中世纪时期的宗教绘画作品内容单一,风格简单,只是作为一种手工艺品为满足宗教的需要而存在,因此缺乏创新性。但是,它们体现了当时制作的较高水平,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对绘画材料、解剖、透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绘画中提出了空间的概念,突破了旧有的构图模式,并利用解剖、透视等科学原理对绘画创作进行了革新,因而使文艺复兴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虽然宗教绘画达到了巅峰,但也造成了难以突破的模式和定律。  相似文献   
574.
南齐时代的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六法论,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六法中气韵生动起重要作用。谢赫分析了六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形需要技巧,神进入品位,从而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575.
王胜 《法音》2012,(3):73-77
傅益瑶是我国现代著名绘画大师傅抱石的女儿,自幼随父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和诗词歌赋,为她日后从事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9年经邓小平亲自批示,东渡扶桑师从日本文化泰斗平山郁夫先生学习东方艺术。作为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的水墨画承继了其父雄奇阔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576.
模糊性表现是绘画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模糊性语言,如笔触、色彩、轮廓线、意象、主题的表达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绘画呈现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也是有所区别的。梳理直接性与间接性绘画模糊性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创作的初衷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浪潮。  相似文献   
577.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绘画的形式感渐渐成为艺术家展现个人绘画创作风格的一种重要的载体,而如何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独特形式感也成为当代绘画中一个相对有探讨性的问题。而随着当代艺术,如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的兴起,传统绘画便被逐渐边缘化。其中,综合绘画的出现使得架上绘画有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于是综合绘画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绘画概念。结合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对当代具象绘画的形式切入和材料表现进行阐述,分析当代具象绘画的构成与形式美、材质美,并展开个人的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578.
莫兰迪曾说过:“我觉得表达在自然中的,即可见的世界,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我认为,尤其在当下,具象艺术的教育任务,可能是实现我们内心被可见世界唤醒的情感和图像之间的交流;我认为每当艺术家能够克服一些障碍时,就是一种创作,一种创造。”通过深入研究乔治·莫兰迪风景作品的绘画语言,探索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构思,多元化、多角度记录创作过程,并基于灰色调和互补色调的特征分析创作的色彩语言,强调平面化语言的绘画形式在创作中的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描绘简单事物的元素,捕捉熟悉的自然风景,创作出令人感到真诚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579.
王亮 《美与时代》2023,(2):96-98
王玉平的绘画记录着生活中的小物件和小景色,是他在平凡生活中的真实情感的流露,这些随处可见的场景是王玉平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再现。王玉平的绘画灵感来源多是生活的现实与记忆,他将自己代入市井人物,以写生的形式体验与再现生活,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其一些绘画作品色调柔和,情绪圆融,技巧放松。记忆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糅合,形成了其温和的绘画艺术语言,赋予其作品温和内敛的情感。王玉平将含蓄的情感表达与绘画技法相融合,使二者融会贯通,在当下美术教学新理念、新格局的完善中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80.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绘画材料,比如纸张、画笔等,而是拓宽范围,开始寻求和尝试使用各种材料来满足创作需求。由此,综合材料绘画产生。如今,艺术家对材料的概念性理解开始从关注材料的外在形式转变为注重材料蕴含的意义,使材料本身的内在语言被挖掘、发现、宣传和意志化,使材料逐渐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语言。讨论如何在创作中选择和运用材料来表达作品主题,并分析如何适当选材,以深刻抒发艺术家的用意和内心情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视觉吸引力和审美价值,也使材料更好地为艺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