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3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61.
温州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宗教工作。重点地市,受相对特殊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社会沿革影响,宗教生态呈现出结构多元、任务繁重的客观局面。近年来,温州坚持固本强基、集成创新,狠抓工作重点难点。建立科学运作机制,以“三个构建”为抓手,有力推动基层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2.
徐刚 《中国道教》2018,(5):62-65
道教病理观是指道教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变化和病变转归的认识和实践观点。疾,病也,段玉裁注:急也,速也。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病之来,多无期无迹也。病,疾加也,段玉裁注:疾甚为病。  相似文献   
163.
《学海》2016,(4):178-183
"老龄化时代"的伦理形态是什么?因何形态以及如何形态?通过历史并关注形态的分析得出三点结论。中国传统社会以家庭为重心,通过"报"—"敬"—"畏"的理论构架和"孝"伦理精神及家国一体制,实现了"敬畏"的"老龄"伦理形态。孔孟学说证明了由"敬畏"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伦理实现;近现代转向中的"老龄"伦理形态是基于"理性",呈现家庭—社会—国家三大伦理实体有机构建的"伦"的失却及"老龄"伦理形态的实体虚空。康德"实践理性"、黑格尔"伦理世界"、罗尔斯"正义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老龄化时代"的伦理形态是基于"共生",需要重建价值解构,关注关怀伦理,以善的道德动力相互扶持,倡导传统伦理和关怀伦理之间的普遍"爱",使我们皈依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4.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镜像,道德修养对中华民族的个性养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家国一体的社会生成环境让其不可避免的呈现出某种依附性.这种依附性浸润于传统道德修养的内容、方法、空间、向度及其过程,尽管其推崇的道德理念与伦理准则至今仍有着传承价值,但在当时却成了传达封建纲常理念与塑造"臣民人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了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同时,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我国宗教界迎来了"黄金时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道教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6.
杨忠茂 《天风》1998,(3):24-25
圣经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那么,耶稣的心究竟是什么呢?他的心最仁慈、最良善、最温柔又公正无私 每当说起我们人的心情时,就不是这样的了,无论你今天身居高位,是百万富翁,还是家庭妇女,常能听到:“今天的心情不好,别来烦我”大到成人,小到儿童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就拿今天有些基督徒不常来参加礼拜来说:每当你问起他时。  相似文献   
167.
当归 《天风》1998,(8):24-25
(一) 灵修,顾名思义乃是灵性生命修习之意。中国人是讲究修身养心的民族,在中文中,修字的意义极为丰富。既有驱邪扶正之义,也有忍耐坚持之道。反躬自省。  相似文献   
168.
历史的脐带——与韩安贵博士商榷历史分期理论的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历史分期理论,马克思的五形态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居主导地位,很多学者提出不同的分期理论,但都无法替代五形态说。  相似文献   
169.
李启军 《哲学动态》2012,(11):98-103
在中国,暴力美学是1990年代末才出现的一个新词,在最近几年有了相当的热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谈论暴力美学问题。怎样认识、理解和对待暴力美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美学理论和美学实践问题。这就有必要对暴力美学问题进行一番清理、反思、辨析,并追问暴力美学的所指,暴力美学有无人性根据,以及怎样看待暴力美学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0.
《法音》2012,(2):4
人民网1月16日电(记者刘维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6日邀请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到中南海座谈,共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并代表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贾庆林在认真听取宗教团体负责人的发言后指出,去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面对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