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程旺 《管子学刊》2013,(4):125-126
如何定位董仲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关涉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思想系统的价值与意义,又会对儒学发展史的分期产生重要的导向。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直存在重大分歧。肯定者认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儒学争得了官方的认可及主流的地位,也在理论建构上提出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并深刻影响了其后儒学发展的轨迹。董仲舒作为汉代的群儒之首、儒者之宗,实为与孔子、朱子同等重要的儒学大师。贬之者则从道统论出发,以原始儒学为参照,坚持心性体证的成德之路,将董代表的汉代儒学视为歧出,不是纯正的儒学,更有视之为“儒学一大没落”。无论如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董仲舒的思想系统仍具有其当代意义:“董子思想学术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文化具有一种生命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乃表现为历史和经典对每一时代之思想创造的内在参与,并由之而具有切合于当下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命之教化的功能。”[1]由此,董仲舒不仅创造了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独具特色思想体系,并对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命展现了自觉的教化功能。刘红卫博士新著《董仲舒与儒家文化的普世化--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亦有见于此。此书专论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对其天人体系、天人体系下的人性理论、元理论体系、天人感应思想诸问题,探赜索隐,辨微钩玄,做了深湛、细致的研究。天人思想可以说是董仲舒思想体系的拱顶石,历来被研究者所熟悉和重视,但熟知并非真知,越是熟悉的东西,往往越会被成见所束缚。刘博士不囿于成说,不依傍他见,对董仲舒的天人思想这一“老”话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发人深思。此处试图就此书的理论特色,择其大要,略陈管见,以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此书的创获。  相似文献   
232.
观音信仰传入中国以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到唐宋以后完全中国化和世俗化了。观音信仰和观音造像在民间广泛流传,尤其是河南民间观音信仰盛行,出现了众多观音村落,观音寺、观音庙、观音堂普遍存在。为把河南建设成文化强省,应该充分发掘河南的寺院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33.
宗白华美学体系广泛而深入地摄取了中西艺术学的理论维度。宗白华的艺术学研究是为其美学建构汲取丰厚学养。他的美学体系和艺术学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全面汲取理论的精髓,开掘出古典民族美学的现代意味,成为宗白华美学建构的一条重要路径。宗白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艺术精神"这一核心,联系艺术哲学、艺术体验、艺术意境、艺术生命等问题阐幽探微,在基于价值论的艺术史观与体验式的艺术批评方法等方面亦有重要开拓。  相似文献   
234.
<正>内丹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命炼养理论和实践体系,它极具兼容性、开放性,融贯导引、吐纳、服饵、禅法等种类繁多的内修外炼方法,跨越哲学、医学、生理心理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并于数千年演进中留下上千种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纵向时序对内丹学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前景作整体性的宏观透视;同时从横向角度对内丹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具体剖析,兼论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从中看源远流长的内丹学如何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成为道教养生文化的核心内容。内丹学发展史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35.
当代美术教学受西方教学观念影响非常深,工具论和本质论已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在教学中要还“学”于“生”,成为课堂互动的参与者.教师要建构超越专业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因为美术与文学、数学、宗教、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基于此,我们应重新审视“灌输”教学,可将“灌输”列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授之以渔”也需“授之以鱼”.美术教学并不是针对作品不断讲解,也不是针对形式美法则不停地绕圈,要跳出固有思维,去尝试一种新的自由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36.
解正山 《学海》2014,(3):152-160
竞争性体系是美国公司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一以州为中心的立法范式———公司法的联邦主义———不仅有历史的土壤,更具有宪法上的保障,对美国公司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这种竞争性体系有力促进了公司法的现代化转型;但另一方面,联邦立法者在州不愿或无力监管的公司问题上开始发力,以渐进方式抢夺了本属于州的部分公司立法权。只不过,公司法的"联邦化"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另外,美国经验表明,公司法的联邦主义不适用于中国的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237.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呈现多元并存、和谐持续的客观形态,要求我们在不同的质量标准中寻求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贡献等参照系的平衡点.在和谐理念的视野下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途径的探究,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和谐理念精神,提倡科学发展,长久传承的大学精神的必然归趋.和谐视野下高校教育质量观包括内生性维度,创新性维度,人本性维度,要求构建覆盖对于受教主体的全面性管理,对于教育过程的全程性管理,对于教育系统的全员性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具体管理实践中,要引入文化引领功能,创新教育实践,注重人本主义原则,规范教育过程,强化质量战略性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实现高校教育质量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38.
面对发生深刻变化的全球资本主义环境,围绕全球化的实质及进程、全球化的特征、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欧美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阐释,形成了具有不同理论旨趣的  相似文献   
239.
朱熹《孟子集注》的诠释特色是既借助经典诠释创新哲学体系,又尽量重视古注,追求本义;前者是对时代的呼应,后者是对经典的尊重。由此在诠释实践中弱化了“本体”与“方法”的紧张,强化了“原意”与“用心”的统一,发展了中国特异于西方的诠释传统。  相似文献   
240.
晓恩 《天风》2014,(11):4-5
<正>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一部好的《宪法》,能成为众法之首,维护人权、建立公义社会。但是,中国长达五千多年的传统和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个人或者一群人治理国家,而不是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治理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