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齐乃重仁尚德之地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 :“东方有君子之国……其人好让不争”。长期的重德传统 ,积淀了丰富的道德思想财富。其中 ,商业道德思想 ,虽因商业当时被列为末业而少载史册 ,但从零散的资料记述或折射中 ,尚可见其轮廓之一二。本文拟就此浅论其大概 ,意在寻求其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 ,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姜太公入齐之后 ,施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商业列为国家经济主体部分 ,他说 :“大农、大工、大商为之三宝……三宝完国乃安。” (《六韬·六守》)齐国继承发展了他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 ,至战国间称 :“商不出…  相似文献   
72.
余国良 《天风》2002,(5):26-27
近20年以来由于事工的缘故,我频繁地往来于中美两国之间,因而深刻地感受到20年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变化。在关注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我也尤其关心教会的成长。记得还是在16年前的1985年,中国公布的基督徒人数是300万人。以后这个数字几乎以每4年翻一翻的速度跳跃。到了1995年后,中国基督徒的数字已经达到1600多万。中国开放以后,教会的发展几乎可以用“迅猛”来形容,而且迅猛得让全世界都吃惊。  相似文献   
73.
二、计 划既然平等拍卖这一手段 (device这个词在本文第一部分译作“装置” ,似嫌不妥 ,现改译为“手段”。———译者 ) ,作为一种用以达到对于诸如荒岛这样简单情形下资源平等的富有魅力的解释的方法 (technique) ,似乎是有希望的 ,因此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  相似文献   
74.
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具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道德受制于决定着社会经济关系性质并进而影响社会各类人际关系的所有制。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始终关注劳动主体、产权关系、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阶级和阶级关系等,阐述资本主义经济伦理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这为我们构建当代经济伦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5.
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与之交往和直接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如果从宗教问题的层面来看,这个外部世界是一个拥有61亿人口,信仰宗教的人数达50多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宗教信仰者的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76.
《福建宗教》2002,(2):45-45
鼓浪屿最新开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鼓浪屿区历史风貔建筑(鹿礁片)游览区”旅游项目,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瞻,其中第一个旅游景点则是鼓浪屿天主堂。中央电视台、福建省电视台、厦门电视台等都曾对这个新开辟的旅游项目进行电视报道,尤其是厦门电视台还为鼓浪屿天主堂历史风貌建筑做了特别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77.
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同时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行为也必须遵守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  相似文献   
78.
“亚当·斯密问题”的逻辑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当·斯密问题”是指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存在着对立或不一致的问题,最初由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所提出。此后,随着现实与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斯密的两大著作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存在着对立或者不存在对立,而是相互一致的。这些看法都具有各自的积极合理的内容,但缺乏辩证的观点,而没有看到“斯密问题”自身的逻辑张力,也就是说,“斯密问题”所指涉的是现实的经济与伦理之间及作为其理论表现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斯密问题”所含的这些关系呈现出了一个动态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79.
诚信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基础;信誉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80.
陈燕 《伦理学研究》2003,(5):100-105
经济是城邦的基础,德性却是引导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然而,私有制和公有制是两实现经济与道德和谐关系的不同手段,这种差别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平等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