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古往今来,不少精明的商家为招徕顾客,都喜欢在对联上大作文章,一副别致的妙联往往能使商家声名远扬、生意兴隆。因而,妙用对联也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  相似文献   
182.
自杀现已成为人类死亡十大原因之一 ,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而 ,从政治、经济、社会、疾病、文化等多视角来寻找自杀的外部原因 ,对探究这个重要的伦理问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3.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遵义市各级党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2002年起遵义市就实施了集团帮扶工程,有效推动了少数  相似文献   
18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扬弃传统经济道德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重要作用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基本原则 ,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培育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5.
现代性语境下公共性问题的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性语境下公共性问题进行哲学批判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对公共性为何发生和如何发生进行前提考察和过程分析,这是我们立足于公共性角度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理论依据;二是对现代性语境下作为问题出现的公共性进行价值判断、找出社会根据,并就公共性的重建问题给出可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6.
经济立宪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经济制度的规定也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和平时期宪法经济功能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我国的立宪与行宪史来看,宪法中的经济制度规范不仅是我国宪法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中国的当代经济制度变迁也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并呈现出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与中国发展国情相联系的特色性,与中国现代化改革进程相联系的时代性,以及与中国现实发展相适应的恒定性.  相似文献   
187.
孟广林 《学海》2011,(1):164-171
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它的勃兴与涌流的动力源泉,主要是来自其自身社会的新旧转型。新的经济形态与政治势力的崛起激起新的文化群体崛起与新的思想观念的滋长,进而完成对原有文化传统的批判与更新。由此,西方酝酿起近代早期启蒙即文艺复兴运动,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的近代启蒙。  相似文献   
188.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是爱,孟子把仁推广到爱物,董仲舒提出爱民,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郑玄提出仁为爱人以及物。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明确地把仁提升为全德之名,又把天地的生生德性作为天地之仁、天地生物之心。仁作为生生之德,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理学家又说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样,天地的生生之德、仁、人心就被统一起来,仁从而获得了贯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仁还是一种感通的道德情感,大程、阳明等主张通过感通与恻隐更为主动地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解释既有丰富的生态功夫论的内涵,也有丰富的生态境界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9.
甘肃省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内五大宗教俱全,有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92处,宗教教职人员约2000人,信教群众近3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3%。平凉宗教工作近年来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甘肃省的表彰奖励。不久前,时任中共平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世忠接受本刊专访,畅谈了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0.
《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1)》金泽邱永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伴随着国人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和深入分析,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到了中国硬实力的增强,也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社会压力,向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关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必须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改革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解释,而这都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