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走向毁灭经典哲学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些事例,尤其是《走向古典诗学之路——相遇与反思:与伯纳德特聚谈》这本书的选材与翻译的问题,本文试图指出当下中国一些“哄抬”施特劳斯主义的学者的偏差,也希望他们对施特劳斯主义与经典与古代哲学的捧场不导致这些哲学传统的毁灭。  相似文献   
162.
世俗化与科学的诠释学因素——伽达默尔与爱尔兰根学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世俗化与科学的诠释学因素问题,本文提示了伽达默尔与爱尔兰根学派之间的互动与分歧,以及他们在何种程度上以互补的方式丰富了德国哲学的内容。在世俗化与科学的问题上,本文揭示了卡姆拉的“世俗化”概念的两种意义,即“Profanierung”和“Saekularisierung”,提出了伽达默尔如何以卡姆拉的这一概念来解释近代科学的起源;在科学的解释学问题上,本文既分析了伽达默尔与爱尔兰根学派在科学的诠释学问题上的相同立场(即把科学的解释问题归根于语言问题),又指出他们在如何处理科学的理想语言与交流语言的关系方面之差异。  相似文献   
163.
秦晓利 《心理学探新》2003,23(1):9-11,15
主流心理学僵化的科学观日益受到批判,但在其科学观的来源与结构问题上心理学家并未达到一致。本文通过比较经典物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后认为,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来自于对经典物理学的模仿,且这一科学观有其内的复杂结构。而目前对于主流心理学科学观的批判往往忽视或低估了这一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4.
文化与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有一个语言表达式就是“大众传媒”。它立即就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使用该词多长时间啦?曾经有个听众回答说:从1933年就开始使用了。但当时我不得不说“不对”,1933年有点太晚了,如果在那之前大众和媒体都不存在,那么1933年就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5.
介绍了Nagel色觉检查镜等基于经典Rayleigh匹配原理的色觉仪在颜色视觉领域的应用,经典Rayleigh匹配的几种改进的方法,特别是近年来新产生的双Rayleigh颜色匹配色觉检测方法及其原理。最后介绍了国内学基于双Rayleigh匹配原理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色觉检测仪一一全自动双Rayleigh匹配型色觉检测仪,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6.
东亚儒学与东亚儒者的经典意识密切相关且互为因果,它既立基于经典文本之上,又因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而存在与发展。从文本视域看,儒家经典作为儒家思想的意义源发地,有着向着现在言说的"同时性",它能够被带入现时代并在当下视域中开放自身意义的多样性诠释。从诠释者视域看,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进行阐释的诠释学处境,建立起儒家经典与东亚儒者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对话关系,在一问一答的逻辑中,让潜藏在经典中的真理进入诠释者不断更新的前理解结构,进入现代意识,并与现代意识一起构成新的意义统一体,走向未来。东亚儒学的经典意识具有这样的诠释学效应:东亚儒学经典诠释的任务不是去追溯儒家经典的原意和阐论解经者在经典诠释上表现出来的主体性,而是要在一种开放的诠释学处境中建立诠释者与经典之间视域融合的意义联系方式,追求相互理解、达成共识性意义诠释之主体间性效果。就此而言,东亚儒学倾向于把理解变成自我理解,满足解经者生命意义的自我确认以及经典与解经主体相互承认双重目标,从而将自身解释为一种基于经典与诠释对话关系而动态演进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67.
该著分为经解篇、观念篇、人物篇3部分,分别从中国传统著作中的经典诠释与释义、中国传统经典观念的分析、重要人物的学统影响等方面来展现作者的思考,重点讨论了仁义礼智信与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等专题,既有从学理上对儒学经典的阐述和辨析,又有从西方诠释学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时代发展所作的反思,试图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中为儒学价值的当下叙述找到更为合适的方式,更对20世纪以来对儒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者的学术思想及人生道路进行考察,从个体角度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流变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68.
皮亚杰晚年的“新理论”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亚杰的经典认知发展理论堪称典范,但也并非尽如人意,以致20世纪60、70年代其理论经常遭受抨击。文章以对皮亚杰经典理论的批评和质疑为起点,重点介绍皮亚杰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进行的理论建设,并试图对皮亚杰的新理论做出初步评价。作者认为,皮亚杰晚年的新理论建立在对应性、态射、范畴、转换等新的概念体系之上,并将发展视为从心理内态射到心理间态射,再到超态射的演变过程。由此,新理论强调了“水平”概念和“意义逻辑”,弱化了早期的“阶段”概念和“命题逻辑”。  相似文献   
169.
自本体与对本体:中西哲学的诠释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西哲学的根本性差异是自本体思维与对本体思维的差异。所谓自本体的思维,是认为认知对象与认知主体无法分开,强调本体的自我呈现。而对本体思维则首先将存在视之为客观实有,然后去探究这客观实有的真实。自本体思维与对本体思维都是人的二重性存在的客观反映。对于对本体方式来说,它重视对人的工具理性式的生存状态的探究,而自本体则关心人作为价值理性的生存状态的探究。由于人的工具性层面与价值性层面不仅相互补充与依存,而且会相互涵摄,因此,未来哲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同时采取自本体思维与对本体思维的方式;而所谓中西哲学的融会与贯通,是指它们在各自保持自身的诠释学传统的基础上,同时理解与吸收对方的诠释学立场与传统。  相似文献   
170.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是19世纪儒家经典英译的主体,也是西方世界孔子与儒经形象的主要制造者。考察该时期主要新教传教士译者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认识与评价,可知,他们对孔子和儒经的认识,始之于好奇,继之以批评,最后走上"补儒"的道路。早期的译者虽认可儒家的某些实践智慧,但重在辟儒,故着眼于耶儒的差异而好作批判;后期的译者不否定早期译者的批判,但重在补儒,故留心于耶儒会通而多表同情。其间的差异则是他们传教策略转变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