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83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的概念差异体现在在自我认识、对待他人态度、动机、情绪、行为方式等方面。并且,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在管理员工、团队、组织方面分别存在优势和劣势,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之间存在相互独立且共存的关系。基于跨文化管理的视角,研究显示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存在潜在的文化差异,且具有不同的形成基础,并在内隐领导理论上存在差异,最后,二者均是文化适应性的结果。未来研究可关注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内涵的文化特异性、前因变量、研究方法、文化动态建构和文化认同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探寻中国社会新出路的过程中,梁漱溟等新知识分子倡导乡村建设运动。他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认识出发,将"伦理情谊"融入团体组织,依新礼俗为规范,从义务本位确立"团体-个人"中的新关系,以相对论的伦理主义原则培育"团体-个人"中的新观念,以"人生向上"为目标建设中国乡村的团体生活。这种坚持以民族传统资源构建新社会的伦理精神,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因过度倚重传统伦理道德的力量而忽视其在经济社会变迁中应有的现代转换,梁漱溟的新乡村组织陷入伦理本位主义的理论困境,在"私德"向"公德"的伦理转换和培育中出现了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993.
以160个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由父亲和母亲分别报告自己感知的婚姻质量、教养能力感、青少年的亲社会和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教养能力满意度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和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越好,青少年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越多,问题行为越少;(2)父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父亲报告的婚姻质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的教养能力效能感在母亲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母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母亲婚姻质量和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边缘显著。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纸笔测验考察了卷入欺负行为儿童和未卷入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心理表征的差异。实验1发现,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在不相容任务(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的反应时明显快于相容任务(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间接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在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明显快于不相容任务。实验2发现,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下方,而把不道德词放在上方;间接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上方,把不道德词放在下方。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所以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三者的隐喻联结("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原因可能是他们对道德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并且认知方式也不符合常规。  相似文献   
995.
吴静珊  王娜 《心理科学》2017,40(5):1222-1227
在陌生人和熟人两种社会距离下,让被试对同、异性成败行为进行归因,考查性别归因偏差现象(对异性美化、对同性贬损的归因)在社会距离上的变化。结果发现:(1)对于成功行为:被试对陌生异性做出的美化归因(能力-运气)显著高于陌生同性,出现性别归因偏差;被试对同、异性好友做出的美化归因差异不显著。(2)对于失败行为:被试对陌生同、异性做出的美化归因(运气-能力)差异不显著;被试对异性好友做出的美化归因显著高于同性,出现性别归因偏差。结论:性别归因偏差,在远社会距离他人表现成功时出现,表现失败时消失;在近社会距离他人表现成功时消失,表现失败时出现。结合相关研究和进化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以374名农村青少年为被试,基于留守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探讨了个体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亲子亲合与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农村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能显著正向预测两类青少年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其消极情绪。(2)对于非留守青少年,行为自主决策与母子亲合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行为自主决策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非留守男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母子亲合则显著负向预测非留守女生的消极情绪;但是,这种性别差异不存在于留守青少年之中。(3)对于非留守青少年,母子亲合在其行为自主决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低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高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97.
海外消息     
《天风》2017,(9):62-62
基督教救援组织在印度建立“棕榈屋”对抗人口贩卖 印度的班加拉人(Banjara)约有600万,生活极度贫困,是印度最大的流浪族群,一些父母甚至会将年轻女儿贩卖为娼妓。7月30日是世界打击贩卖人口行为日,为对抗人口贩卖问题,基督教救援组织救济饥民(Food for the Hungry)与青年使命团(Youth with a Mission),联手开展“棕榈屋”救援计划,旨在建立安全之家救援被性奴役的受害者。通过建设和发展自给自足的社区,  相似文献   
998.
杜旌  冉曼曼  曹平 《心理学报》2014,46(1):113-124
中庸是一种价值取向, 它倡导在全局认知基础上采用执中和适度的方式, 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以49个企业团队的413名员工为研究对象, 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考察中庸价值取向在不同情境下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员工具有高变革认知时, 中庸价值取向对员工变革行为有显著促进作用; 当团队中存在高同事消极约束时, 中庸价值取向对员工变革行为有显著消极作用; 模范带头作用没有显著情景作用。研究揭示了中庸价值取向影响员工变革行为是依据情景而变化, 从而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9.
张锋  申之美 《心理学报》2014,46(9):1317-1330
基于建构水平理论基本假设的推论, 采用图片-词汇Stroop范式, 通过两组实验, 探讨了行为表征水平与心理距离间是否具有自动化联接特性的问题。实验结果一致表明:(1)无论是以词性判断速度为指标(实验1), 还是以词汇判断速度为指标(实验2), 对不同建构水平行为评价词汇的加工均不受词汇所在空间距离位置的影响, 说明行为表征水平的心理距离效应不具有自动化加工的特性, 而可能是意识性控制加工的产物; (2)无论是对于特质性词汇, 还是对于行动性词汇, 相对于近距离位置, 当其呈现于远距离位置时, 被试对其词性(实验1)和词汇(实验2)加工的速度均更快, 说明空间距离的延伸可促进对行为评价性词汇的加工绩效。  相似文献   
1000.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免疫激活模型是研究抑郁症细胞因子假说的重要动物模型, 目前国际上常用外周单次LPS注射诱发抑郁样行为, 但该模型中抑郁样行为持续仅有数小时。为建立诱发较长时程抑郁样行为的免疫激活动物模型, 本研究尝试侧脑室注射LPS激活大鼠中枢免疫炎性反应, 考察单次以及重复中枢LPS注射诱发抑郁样行为的效果, 以及中枢炎性免疫诱发行为改变的时程。结果显示:单次中枢LPS注射后24 h只能诱发旷场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下降等部分抑郁样行为, 未能诱导糖水偏好下降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 3次重复注射则在末次LPS注射后24 h表现出显著的糖水偏好下降, 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减少, 悬尾不动时间增加等行为。且自发活动、探索行为减少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能够延续至末次LPS注射后72 h。这些结果表明脑室重复LPS注射可诱发较长时程的抑郁样行为, 这种新的中枢炎性免疫激活诱发的抑郁症模型, 为研究抑郁症炎性免疫机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动物模型, 有助于深入探讨行为和免疫功能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