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前、后注意网络的关系--返回抑制和Stroop干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陈骐  金志成 《心理科学》2003,26(4):638-641
将IOR范式与Stroop任务相结合,试图从探讨IOR与Stroop干扰效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测AAN和PAN之间的关系以及IOR与注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IOR,在Stroop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的IOR;提示和非提示位置上均出现了显著的Stroop干扰效应,但提示位置上的干扰量要显著低于非提示位置。从IOR和Stroop干扰效应之间的关系可推知,PAN和AAN是两个有交互影响的注意网络,AAN对PAN有压制作用,而PAN对。AAN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作者对返回抑制与注意问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2.
内外部线索对学习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功香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3,35(2):172-177
该研究针对Koriat和Dunlosky实验研究结果的不同,通过两个实验,进一步考察内外部线索对学习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简称为JOL)的影响。被试为山东师大本科生63名。内部线索词对的语义联系,两种外部线索分别是呈现时间和呈现顺序。本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在交替呈现还是区组呈现条件下,内部线索对JOL和回忆都产生了显著影响;(2)呈现顺序和呈现时间可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外部线索;(3)不同的内外部线索对JOL有不同的交互作用;(4)实验二中无意义词对先呈现组的JOL大于有意义词对先呈现组的JOL,这说明JOL可能存在“锚定效应”。  相似文献   
83.
长期以来,认知范式创造性心理学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运演与转化上,排斥价值性研究。而人本范式创造性心理学将研究重心放在个体的人性建设上,从根本上实现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整体性转型。本文对人本范式创造性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主要观点、方法论思想、影响及局限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84.
对于迁移,特别是远迁移的实验研究有很多争论。本文介绍了Barnett和Ceci提出的关于影响迁移的内容因素和线索因素两个方面的九个维度的分类学,根据这九个维度就能比较正确的预测迁移的远、近。他们认为,迁移的远近应从多维的角度进行界定,满足了远迁移的所有标准的变化就可以称之为远迁移。  相似文献   
85.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人因问题,而作为人因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机关系呈现出从“人机交互”向“人智组队式合作”的跨时代演进。这些变化对人因科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基于非智能技术的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和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跨时代的演进,总结我们近5年所提出的一系列用于丰富人因科学研究范式的新概念模型和框架,其中包括人智协同认知系统、人智协同认知生态系统以及智能社会技术系统的模型和框架。本文进一步从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的角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概念模型和框架,提出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三种新范式取向,分析相应的应用意义,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同时,针对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重点的跨时代转移新特征,本文从“人智交互”“智能人机界面”“人智组队合作”三个方面展望了今后人因科学的研究重点,揭示出人因科学新研究范式取向对未来研究重点的作用。我们认为,人因科学的研...  相似文献   
86.
采用中庸思想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中庸工作重塑概念,并应用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检验其构思效度。在288名医务人员中探索中庸工作重塑的结构,在178名医务人员中验证结构,并探讨中庸工作重塑在工作要求或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及工作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庸工作重塑是由个体取向和群体取向构成的两维结构的工作重塑。其中,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压力机制中,人们通过工作重塑来降低工作要求引致的工作倦怠,促进工作投入;而在其激励机制中,人们通过工作重塑会增强工作资源的激励作用,促进工作投入。  相似文献   
87.
王耐刚 《管子学刊》2011,(4):126-128
《清代〈孟子〉学史大纲》是作者李畅然在其2004年答辩通过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一部专著。书中既有细致的文献分析、数据统计,对于理论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前者最见作者用力,后者亦见作者之功力。该书在全面调查清代《孟子》学、  相似文献   
88.
<正>2019年4月26~28日,全国第五届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信阳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心理学会、深圳市心理学会承办。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红,河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罗劲,深圳大学教授罗跃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永  相似文献   
89.
2020年最后一天,郭永玉教授应《心理新青年》网络平台的邀请,接受了两个小时的访谈。他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强调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回顾了他先后在华中师大、南京师大、武汉大学和在国外的求学过程,认为心理学史、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虽然是其所涉及的看上去跨度很大的三个学科,但有一种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人性问题。郭教授还谈到人格心理学的分化与整合问题,结合社会阶层研究讨论了心理学促进社会治理的途径,强调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和使命,认为既要重视学术服务社会特别是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又要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最后,他对青年一代学者提出了治学的建议,希望青年学人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大格局,做出无愧于时代要求和自我理想的新贡献。访谈全文经《心理新青年》授权《心理学探新》发表,特向《心理新青年》编辑部的所有同事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0.
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视觉中的计时行为分为两类 :拦截行为和制动行为。“环境—活动者系统”(EAS)中的信息决定着计量行为的控制操作。本文阐明了信息和EAS的特性 ,通过对 tau-margin在拦截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视觉变量τ对于制动操作重要性的分析 ,论述了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