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多层线性分析方法,在短程心理咨询的连续会谈中检验来访者的会谈间体验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以36名个案、151次会谈为样本,结果发现,来访者的症状总体呈线性下降趋势;不同来访者症状变化的速率存在个体差异,会谈间体验的情绪因子能解释症状变化速率总变异的40.79%。结论:在短程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想起咨询会谈或/和咨询师时的情绪体验能显著预测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32.
杨娟  章晨晨  姚树桥 《心理学报》2010,42(9):939-945
探讨沉思及沉思亚型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和沉思反应量表等自评量表对527名高中生的抑郁症状、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沉思进行评估,随后每3个月测评一次抑郁症状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追踪调查1年,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沉思和强迫性冥思对抑郁症状的主效应显著,而反思不显著;沉思、强迫性冥思和反思与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论: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强迫性冥思会加重抑郁症状,而反思没有加重抑郁症状;沉思及亚型均不会改变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3.
放射界对于辐射效应一直沿用线性无阈理论,但近年来,低剂量辐射效应却让其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而且对于骨折以及骨科其他疾病来说不同剂量辐射所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即其在骨科中也存在线性与非线性的对立统一,只有认清这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抓住其本质,最终产生深远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4.
虚拟团队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62个虚拟团队的调研,检验了虚拟团队认同式共享心理模型与分布式共享心理模型构思,并运用多层线性建模技术,对团队特征变量、共享心理模型与虚拟团队效能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团队时间会影响共享心理模型与虚拟团队任务效能间的关系,团队时间会削弱认同式共享心理模型对任务效能间的正向关系,但能加强分布式共享心理模型对任务效能的正面影响;团队规模则主要影响共享心理模型对合作效能的效应,团队规模增加会加强认同式共享心理模型与合作效能间的相关,却会削弱分布式共享心理模型与合作效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文章首先指出了经典线性因素分析的种种局限;然后介绍了一种基于“被试—项目矩阵”而非仅仅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的全息项目因素分析,该方法能克服经典线性因素分析的种种局限,在心理学研究中尤其是人格研究中有着其他因素分析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同  吕惠玲 《心理科学》2008,31(6):1398-1401
本研究采用了两个实验探讨了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即类比的映射不仅是一种外显的推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内隐的推理过程,这一内隐过程具有图式驱动效应.实验1要求被试者首先阅读基础课文和目标课文然后回答问题,结果表明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内隐推理.实验2采用更加复杂的实验方法检验了影响内隐推理的图式驱动效应,结果发现被试者的类比内隐推理主要受图式驱动或者结构排列的影响而很少受到语义激活或者启动效应的影响.最后,在结构排列理论与图式理论的框架中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人的思维生理学活动过程,由客观物质及其运动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高级中枢,所进行的后天有序自组织活动过程。以解剖组织学和分子医学为基础的现代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对在大脑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区,后天何以能形成线性有序自组织扩散循行活动过程,尚无明确阐述和解释。因此需要开拓新的思路。我们在探索经络和针灸理论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观察到,针刺后的针感在人体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具有相对性和后天可塑性的特点。其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可被高级中枢神经明确地感知和定位出来。这些现象和特点反映着针感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具有高级中枢活动过程的特性,对此我们尝试应用相似论的观点和方法,在异中求同和同中立异的思维训练和创新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展与提高它。高级神经活动可产生电磁波,按照波粒二象性原理,它也伴有粒子流,那么针感有序扩散循行,亦可视为神经粒子流运动过程的反映。我们并提出:经络是人类高级中枢后天形成的有序自组织活动过程的自身整体功能性调节系统,其中枢主要在高级中枢体感区。这就突破了传统经络系统的先天性外周为主循经为纲的理论框架。此后把针感在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后天形成线性有序自组织扩散行的条件和规律与方法,移植到观察人类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从而把经络有序活动与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活动通过异中求同而统一起来。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的大脑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后天何以能形成线性有序自组织活动。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针感在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形成线性有序放大扩散,与中枢神经受激后能级提高,形成量子化引起同相振荡的量子过程有关,否则由非线性转化到线性有序扩散循行便无法实现。由于激光产生的过程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都伴有电磁波和粒子流(量子流),具有着力的同一性,现代神经生理学也发现,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始终,也有量子自发释放和诱发释放,针感的连锁反应扩散和谐振放大与激光形成过程中的连锁反应和谐振放大,有着相似的条件和规律与方法,这样经络学和针灸等信息疗法,以及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便具有着量子医学的特征。把针感有序扩散循行的条件规律和方法,一方面应用于临床,创建了新的针法和新的针疗方法及定向定位针剌麻醉;均收到优良的临床效果,并分获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从而证实新的经络理论是合理的和实用的。另一方面,把它移植到观察高级神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以解决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后天何以能形成有序线性自组织活动这一难题,亦收到有益的成果。由于针感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可以把人类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轨迹,形象化地反映和描绘出来,这就为进一步观察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提供了模型和样板,并创造有利条件。把量子化和量子过程及共振和同相振荡等概念,渗透到观察和解释经络针灸学和脑科学及思维科学,这有利于这些学科和思维能力,在量子医学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采用"班级戏剧问卷"对中部一所小学3、4年级的285名儿童进行了3年追踪调查,研究了3年来儿童的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发展趋势及其在个体间的差异,并探讨了两类攻击行为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童年中后期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并且初始测量的外部攻击水平高的儿童,其关系攻击水平也较高;外部攻击行为变化较快的儿童,其关系攻击变化也比较快。(2)男生的外部攻击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而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四年级关系攻击的上升速度快于三年级;初始为关系攻击较高组相对于较低组,他们的关系攻击随时间的上升速度也比较快。  相似文献   
39.
金一夫所著《正易》是《易经》的配对物,可把《正易》称之为朝鲜的《易经》。金一夫在伏羲第一排列和文王第二排列的基础上提出了“易”的第三排列。金一夫第一个注意到建立在洛书基础上的文王第二排列是不和谐、不完满的排列,其根本原因在于洛书中的火与金的移位,这一移位是理解《正易》的关键。按照金一夫的观点,这一移位导致了宇宙进程中的巨大混乱。金一夫第三排列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了金与火的原初位置,故这一排列被称之为“金火正易图”。金一夫把宇宙时间分为三个时期,《正易》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个宇宙时代,他预言正易时代是后天时代,这个时代将带来万年和平与安宁。  相似文献   
40.
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光荣  林孟平 《心理科学》2005,28(6):1443-1448
此研究探索中国中小学体制下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于学生的适应性的关系。以江光荣和林盂平所编制的《我的班级》问卷测量班级环境.选择学生的学校适应(由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T-CRS)测量)、主观幸福感(以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SLSS)测量)和焦虑(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for Children(STAlC)测量)作为适应指标.以多层线性模型(HLM)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个体所知觉到的班级环境,对其适应水平有相当肯定的鳃释力,而一个班级学生整体适应水平的高低,与这个班的班级环境有极大关联。此结果表明.中国学校体制下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和适应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