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00名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策略.探讨了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自尊、交往主动性的关系.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自尊的重要性因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母亲支持是双亲外出青少年自尊的最佳预测变量,老师支持是非留守青少年自尊的最佳预测变量,父亲支持和老师支持则能够显著地预测单亲外出青少年的自尊;对于三类青少年的交往主动性,老师支持最为重要.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处于高母亲倩父亲倩同学倩老师支持网络中青少年的自尊和交往主动性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52.
童辉杰 《心理科学》2006,29(2):419-422
对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比一般成人更严重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使用总量4268人的样本,应用自编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PHS)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人群与一般成人同期相比,心理问题并非更严重。5项分量表中3项(抑郁、焦虑、躯体化)成人却明显比大学生人群要高,另外两项(强迫和精神病性)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但是,10年后的大学生与10年前的大学生在所有分量表上均见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10年的变迁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趋势,日见复杂化,虽然不能说比成人更严重,但是也足够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将不同人群样本的数据按心理障碍严重性进行排列,依次是: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成人、大学生。  相似文献   
53.
人类“性交往”的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vid   M.   Buss 《心理学报》2007,39(3):502-512
性交往是人类繁衍出现差异的进化“引擎”。现代人继承了祖先成功繁衍后代的性交往策略。这些策略涵盖长期守诺的性交往(如婚姻)、短期性交往(如短暂的外遇)、婚姻外的性交往(如不忠)、私通他人配偶(引诱别人的配偶)以及配偶维持(与单一配偶性交往)等。两性在性交往过程中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性交往问题的进化机制存在极大的性别差异。配偶偏好不同、短期性交往的愿望不同以及性嫉妒的诱因不同等都是性交往具有性别差异的表现。很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性交往策略的存在,人类性交往研究是进化心理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一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医生和患者交往的失语现象入手,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沉默的不同类型及特点,指出沉默的原因是对医患沟通的忽视,医生的无暇,受传统父权思想的影响,其根源在于人文精神的失落,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沉默的唤醒的途径和治疗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Confucianism is a rather typical non-universalism, even though it does believe that its own doctrines are indeed the ultimate truth, and denies the validity of any higher, universalist meta-standard. Therefore, when facing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 intercourse, Confucianism advocates genuine discourse: It rejects any cultural conflict to-the-death, refuses to engage in universalist competition and antagonism, and maintains a mutually-beneficial interaction with other cultures. However, it also adheres to a “free-to-terminate-relations” principle, which implies that any side is free to terminate, at any time, all potential and actual interactions, whenever it feels that its original cultural vitality is threatened. In other words, cultural interactions must only occur when the cultural uniqueness and independence of all participating sides is guaranteed.  相似文献   
56.
Roger A. Dixon 《心理学报》2009,41(11):1091-1101
两种记忆状况组来自于参与加拿大维多利亚纵向研究(VLS)的老年人原样本。一种是未受损伤的控制组(NIC), 另一种是轻度记忆损伤组(MMD)。在基线水平和纵向水平上(即5次追踪或12年)比较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记忆补偿技术的使用。我们使用多水平模型(以年龄和教育水平为协变量)来检验基线水平的差异和长期的变化模式。基线的结果表明MMD组被试报告了近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记忆补偿策略方面有更大的增长。纵向的结果表明记忆补偿的使用在12年中具有明显的稳定性, 但是与努力相关的补偿机制存在显著组间差异。教育水平这一协变量(可认为是潜在的认知储备指标)和三种记忆补偿策略随时间的不同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57.
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前不久完成的一项横断设计研究中, 以自编的心理理论量表测查比较了中美两国3~5岁儿童的有关发展。量表包括五项任务: (1) 不同的愿望; (2) 知与不知; (3) 不同的信念; (4) 内容错误信念和 (5) 伪装的情绪。研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儿童对上述任务的理解均表现出稳定一致的发展次序, 两者的次序大致相同但具有重要差别: 我国儿童的理解次序如从易到难排列如上所列, 这一次序与美国儿童的差别在于我国儿童先理解“知与不知”, 然后是“不同的信念”, 而美国儿童则恰好相反。这一研究结果对了解不同文化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次序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问题是经由横断设计的量表研究所确立的发展次序能否准确地描述个体儿童的纵向进展呢? 为此本研究使用了相同的测量工具对参加过横断研究的北京3岁儿童(时间1)在他们4岁(时间2)和5岁(时间3)时进行了焦点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测查时间的 延伸, 个体儿童的作业成绩不仅逐步提高, 而且这种提高符合量表任务的发展次序。通过应用格特曼(Guttman)和雷氏(Rasch)测量模型对这一结果的分析, 再一次证实我国个体儿童的有关发展次序与欧美文化儿童的发展次序大致相同并且有重要的差别。本研究的结果不仅能为横断研究中个别差异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 而且深化了人们对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认识, 即把心理理论的发展看作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下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概念建构过程。但对这一推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8.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的关系,用相关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性别角色类型者的恋爱经历均有显著差异;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者在一般两性交往质量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在亲密两性交往质量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双性化类型者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者。这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密切相关,双性化个体在一般与亲密两性交往中占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9.
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面对面(facetoface)”交往的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virtualsocialrelationship)——已逐渐形成。该文从心理学角度对虚拟交往的动机、影响虚拟关系发展的因素及“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虚拟社会关系的研究取向进行了展望,认为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基础、心理机制等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0.
庞建萍 《心理科学》2007,30(6):1379-1381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情境条件对幼儿交往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动的、关系的、群体的情境,能显著影响幼儿交往活动中策略的运用。在比较简单的情境中,幼儿运用策略的水平较高,而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幼儿运用策略的水平较低。同时,无论处于何种情境,大年龄幼儿的总体水平比小年龄幼儿的总体水平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