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33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 5-HT1AR)表达与作用, 及其对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受体和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 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 AMPA)受体的影响。通过建立CUMS动物模型, 给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给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 测量大鼠体重变化率, 并采用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方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 运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1AR和NMDAR和AMPAR的关键亚基的表达以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CUMS组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 海马5-HT1AR、AMPA受体的GluR2/3亚基表达及磷酸化明显降低, NMDA受体的NR1和NR2B亚基表达及磷酸化显著增加; 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 动物行为学表现及AMPA受体、NMDA受体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均与CUMS组相同; 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能逆转应激诱导的上述改变。以上结果表明, 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与海马5-HT1AR表达下降, AMP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降低, NMD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升高有关。5-HT通过5-HT1AR产生抗抑郁作用。5-HT1AR激动剂抗抑郁作用与降低NMD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 提高AMP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43.
44.
5月12日14时28分,突感大地抖动,道观内飞鸟哀鸣,街道上行人四散。地震了!恐慌和苍凉在心中蔓延。打开收音机,汶川大地震7.8级,总理已启程,顿时热泪盈眶。从这一刻起,收音机一直在收听调频FM96.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汶川紧急救援"节目。 相似文献
45.
工作应激与个体归因特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应激一直是组织行为中的热点问题,但综观前人研究,很少有研究者从归因的视角揭示其产生过程。本研究从个体的应激源感受性出发,探讨了个体归因特点与其工作应激的关系,建构了相应的模型,并结合压力管理问题,对研究进行了有益展望。 相似文献
46.
医生是职业倦怠研究最早关注的职业之一,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并认为我国现阶段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医疗政策、法制层面存在缺憾、经济和心理回报不够、价值观冲突、缺乏控制、角色冲突等有关.呼吁从社会、组织层面深入研究我国医生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7.
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复原是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后仍然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现象。对心理复原生理机制的研究存在两种研究取向:或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或从发展结果的角度。创伤记忆的抑制、大脑的可塑性、神经生物的调节以及基因、气质、情绪调节、认知过程、早期经验等保护因子的影响机制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最后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49.
50.
汶川地震9.5年后,对汶川县和都江堰市76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网络成瘾症状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PTSD症状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症状,并分别通过惩罚敏感性、孤独感的单独中介作用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预测网络成瘾症状;(2)女性的PTSD症状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症状,并分别通过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间接影响网络成瘾症状;男性的网络成瘾症状仅被PTSD症状正向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