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527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常妙 《法音》2007,(8):57-59
本刊讯8月2日至5日,应日本天台宗宗务总长、日本宗教代表者会议事务总长滨中光礼长老的邀  相似文献   
142.
《法音》2007,(10):12-12
2007年10月26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第十次大会,主题为"以佛陀的智慧促进世界和谐",并举行了盛大的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三国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第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北京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赵磊 《中国宗教》2006,(10):12-13
9月11日-13日,我们随中国宗教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第二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有幸见证了世界各宗教领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中国派出了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顾问的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14人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146.
陈熵 《中国宗教》2006,(7):27-30
杨曾文先生1939年12月7日生于山东即墨,1959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6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改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历任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现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先生从事佛学研究40多年,笔耕不辍,著述宏富,学术造诣精湛,尤以历史考辨见长。其代表作有:专著《佛教的起源》(1991)、《日本佛教史》(1995)、《唐五代禅宗史》(1999)等;合著《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已出版第一、二、三卷,1981-1988);主编并参与编写《佛教文化面面观》(1989)、《日本近现代佛教史》(1996)、“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始于2001年)等;合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宗教卷》(1996);校勘《敦煌新本六祖坛经》(1993)、《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2001年)、《临济录》(2001);另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40篇。日前,杨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试论现代医学模式所需求的系统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研究医学模式转变的主客观基础 ,找准关键 ,从而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性地围绕转变医学模式的主观基础———思维方式展开探讨。1 医学模式转变的主观基础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医学模式”是一个理论概念 ,是指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总的看法[1] 。对于这一定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 ,医学模式的客观基础是医学实践。医学模式是医学实践的产物 ,一定时期的医疗卫生实践必然显示出某种模式或特征。从医学史来看 ,医学实践的重大突破是新的医学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 ,2 0世纪以来 ,人们发现了心理、…  相似文献   
150.
周长城  姚琴 《学海》2005,(2):48-53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与全面小康目标的一致性使其从独特角度审视当代中国小康进程.中国MDGs实施状况表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治是发展薄弱环节,这将对中国小康进程带来诸如贫困等问题.歧视和羞辱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目标的最大社会障碍,而现存法律因素更无意识强化了这种歧视.建立有效的沟通策略与法律支持、"让艾滋病人群更大地参入到目标中来"(GIPA)可能是当前的出路.关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实现中国MDGs,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