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孔子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代,但面对同样的“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老子却提出了不同于孔子的解决方案。如果说,孔子提出了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倾向于用礼乐教化的方法来重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那么,老子则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通过对社会文明异化的批判,来解构仁和礼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导致的人的异化,以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老子以后,道家思想经历了战国中期的庄子、秦汉之时的黄老、魏晋时期的玄学等不同的阶段。魏晋玄学以后,从道家学派史的角度看,道家学派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但其思想理论在与儒家和佛家的相互借鉴、融合与渗透中,主要通过道教学者对道家著作的注疏和对道教思想的发挥,而继续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并始终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儒、佛两家对道家思想的借鉴、吸收和发挥(例如宋明理学和禅宗),是否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看作是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延续和发展,也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探讨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曲折发展,特别是从道与儒、佛的关系中来揭示其曲折发展的特点、独特的社会作用,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2.
“义利”是儒家的道德原则,也是重要的实践原理。儒家学者不仅在理论层次上辨析“义利”的具体含义,更在具体的历史行动中应用此一原则。在具体的历史情态下,由于实践主体不同的历史处境、历史意识,导致他们对“义利”的分判有所差异。唐代维州事与牛李党争这一朋党事件有关,其义利表述夹杂了“朋党”因素,司马光在评价此事时由于其当代史处境,认同了牛僧孺的表述,而胡寅、朱熹等则从“理势”的分析出发,不认同司马光的观点,认为不能从言辞表面来分别义利,王夫之更是指出不能以一时的历史处境来规定普遍的道德原则,但由于明末清初的特殊背景,他又坚持认为不能对夷狄讲信。对维州事的评判展现出儒家原理落实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复杂性,展示出原理与历史的互动关系。将儒家原理从历史中抽离出来,就可能导致原理的教条化,失去思想的活力。  相似文献   
93.
周展安 《中国哲学史》2021,(2):102-108,116
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对象,聚焦于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俗情”、“俗谛”的肯定性阐释,分析了章太炎如何运用佛学的“中道”义来导引其阐释;进而分析了章太炎如何以对“俗情”的肯定来抒发其志在救世的“菩萨一阐提”精神;进而分析了章太炎如何以“两行”之道来绾合“丧我”之义与对“俗情”的肯定,并区分了这种新的“两行”之道...  相似文献   
94.
宋立林 《现代哲学》2012,(3):100-107
孔门弟子仲弓是一位久被忽略的大儒,通过对上博竹书《仲弓》的分析,可以更加真切地认识仲弓之儒的政治思想与德刑观念。而这与《荀子》中所推尊的子弓正相符合。仲弓之儒应该是荀子一派的学术渊源所自。通过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综合考察,孔门弟子仲弓及仲弓之儒的思想特征及学术史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5.
哭由情生,但是先秦之时,哭不能率意自为,而是有着种种礼之规定。就儒门奉持之礼而言,哭礼包含哭有形、哭有位、哭有节、哭有在、哭有亲疏、哭有不为、哭有除期等诸多内容。哭礼之制据于人情,所用则在制约人情,是理性的设定。但实践中,情礼往往互搏,兼以规制繁琐,待及社会发展,衰变自不可免。  相似文献   
96.
<易>之文义深奥,又多古语.诸多学人解<易>,有的未尽切合<易>之原旨,有的虽切合原旨,但阐释不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未能达诂<易>之古语.而今之方言往往保存古音古义,故以今之方言词语能申发或纠正学人之解<易>.笔者主要以湖南常宁方言词语,同或旁及别的方言词语对<易>爻辞中有歧见的字义作个案分析,以明经义;或为诸贤所释之义增加新的方言材料;或以方言古音本义对诸贤所训之义提出新见.  相似文献   
97.
《中国宗教》2022,(3):67-67
明清时期中国穆斯林学者用汉文译著伊斯兰教经籍和介绍伊斯兰学术文化的活动。明代以前,中国穆斯林经师的宣教和讲学方式,主要是根据原本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经典,以特有的经堂语口译讲解。当时既没有汉文经籍可参考,又难以用汉语文通畅地表达,致使“教义不彰,教理不讲。”  相似文献   
98.
智旭乃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其《周易禅解》乃禅门解易的代表作。他以禅门佛法中之核心理念会通周易的基本观点。他以真如之性来解太极本体;他以成佛的境界来喻乾之六爻;他以佛性来喻乾之健性;他以自觉觉他来喻内圣外王;他以禅门佛法之成佛途径来喻易中的图书象数。最终,佛法之理同天人合一之道化合。此乃佛学史易学史上的奇观。智旭成为佛儒合一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99.
法常是南宋末年的禅僧,擅长绘事。其所绘禽鸟山水树石人物,无不简洁生动,自然天成,蕴涵无限禅机。法常的花鸟画表现了一个孤寂空灵的境界,折射出万物皆有佛性的禅学思想。法常的水墨山水画在继承了米家山水画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水墨晕章的特性,创造出空灵淡远、虚无缥缈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0.
儒家思想因其能够为传统社会提供稳定的精神基础而成为被"显性宣扬"的官方意识形态。但权力私产化诱发的残酷争夺及儒家与专制政治的某些理论冲突,使后者需要通过法家思想的"匿名运用"为其提供非德性的方法论。"家天下"作为政治运行的基轴,使维系专制政权的稳固才是唯一的"里",儒法两道只是作为手段而分别予以"显性宣扬"与"匿名运用"的"表",它们之间虽存在运用方式的差异,却都被"买椟还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