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提取引起的遗忘(RIF)指提取某个信息导致对其它相关信息的遗忘,揭示其内在机制是记忆和遗忘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20年来,各路研究者分别从干扰理论、抑制理论或情境依赖说出发,试图找到引发RIF的唯一的认知机制。基于对有关RIF的认知机制的实证研究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三个理论均有一定的支持证据,因此导致RIF的原因可能包括抑制、干扰和情境的改变等三个方面。今后该领域可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对这一多元论观点进行直接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2.
探讨面孔整体性加工方式下结构信息和特征信息加工之间的关系。通过聚焦窗口技术在结构信息和特征信息的权变过程中考察二者对面孔整体性加工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确定两类信息的加工关系模式。结果表明: 面孔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加工; 结构信息加工系统和特征信息加工系统两者并行存在, 在当前实验任务中两类信息加工之间为竞争关系; 面孔以结构信息加工为主还是以特征信息加工为主取决于两类信息在当前任务中提取和加工难度。  相似文献   
193.
双眼竞争是指当双眼所呈现的图像不一致而无法形成单一、稳定的知觉进而造成知觉动态交替变化的现象,双眼竞争的特殊性(刺激不变,而知觉却发生交替变化)使其成为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临床医学中的研究热点.Frank Tong等人 综合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将双跟竞争的早期加工和晚期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双眼竞争的多层次-混合加工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研究视觉意识的神经机制、知觉组织及选择性注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者文末就双眼竞争中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4.
信息社会,电视广告促销越来越多在商业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本文通过一些广告现象,分析和总结了电视广告在设计、表现、营销等方面的实质及规律。  相似文献   
195.
选择对手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常常会在竞争中遇到对手。没有对手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不会选择对手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善于选择对手的人生才是辉煌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6.
合作意识的认知成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晓非  陈曦 《心理科学》2002,25(3):314-317
本研究以 2× 2× 2的混合设计 ,采用问卷测量方法检验不同被试间合作意识的认知差异。被试来自两个群体 :青年组包括 133名大学生 ;老年组包括 110名 40— 6 0岁的各业人士。结果验证了实验假设 ,发现人们对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认知存在差异。在能力维度上 ,人们认为具有竞争意识的人能力更强 ;在个性维度上 ,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比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更加顺从。人们的工作价值观与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7.
突显的静止目标被一定空间范围内运动背景所覆盖时, 人类会感受到静止目标消失再重现的发生, 这种视错觉现象叫做运动诱导视盲(motion-induced blindness, MIB)。该现象成因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注意竞争理论、知觉完型加工理论以及神经生理机制相关理论。作为特殊的视错觉现象, 该现象与其他盲视现象不同,主要是由客体识别过程中的知觉变化引起; 另一方面, 运动诱导视盲中“反知觉”现象的特殊性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神经生理机制层面的研究关注早期、晚期皮层在该现象发生时的变化, 采用眼动、脑电等技术对错觉现象发生时程进行测量与评估。文章在总结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今后可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有:MIB发生的深层机制、作为研究意识神经相关、无意识知觉加工等课题的工具、MIB中的意义性加工与认知冲突等。  相似文献   
198.
内群体偏好对群体及个人的生存发展都有重要价值。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揭示了个体在内部竞争下维持内群体偏好的机制。实验一操纵内部竞争(有,无)和群体认同(高,低),发现内部竞争破坏了内群体偏好,而群体认同无法改变此破坏作用。实验二操纵内部竞争(有,无)和内群体心理距离(远、近),发现内部竞争破坏内群体偏好时,心理距离能够调节二者的关系,近心理距离有益于个体在内部竞争下维持内群体偏好。实验三进一步分析了心理距离维持内群体偏好的作用机制,发现心理距离通过个体知觉到的内部竞争感而影响内群体偏好。据此可认为,在内部竞争中维持内群体偏好需更多地关注成员间的关系(缩短心理距离),而非单纯地强调个体和群体间的联结(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199.
艾炎  胡竹菁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0):1794-1806
推理判断中双重加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 早期主要对两个加工过程的定义及特征的关注, 当前转向对两者间的协作及转换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梳理了双重加工过程协作及转换机制的代表性模型及其相关实验支持证据, 综合归纳为以下三类模型:序列加工模型(Serial processing model)、平行竞争模型(Parallel competitive model)以及混合模型(Hybrid model), 并比较和论述了三类模型在两个加工过程的转换和协作机制、冲突探查的加工机制、偏差反应的解释机制上的异同, 以及三类模型各自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0.
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从人格的角度,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分析手段,对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编制了测量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的量表。研究者首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量表并进行指标验证。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合作与竞争倾向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并分别包含三个子因子,构成合作与竞争倾向的二维度三因子模型。研究者随后对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以及多重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的信效度与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