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视知觉无意识加工中的形状优势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柯学  白学军  隋南 《心理科学》2004,27(2):321-324
研究了视知觉无意识加工中是否存在形状优势效应。被试为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60名。仪器为pentium lll高分辨率计算机.程序用E-prime心理实验软件系统编制而成。在实验1中,用信号检测论技术发现.当启动图形呈现时间为20ms时.被试是不能觉知到该图形的。在实验2和3中.被试的任务分别是判断图形的形状和颜色,用MANOVA分析启动图形对靶图形的启动效应时发现.启动图形的颜色线索不会影响靶图形的形状判断,但启动图形的形状线索却能抑制或促进靶图形的颜色判断。实验证据提示.在判断物体整体特征时,无意识知觉具有形状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222.
近年来,内隐记忆开始成为当今记忆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发展性分离;2、学习阶段注意分配对知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的影响;3、可能图形与不可能图形对内隐记忆研究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内隐记忆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在进行内隐记忆研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3.
视知觉组织在整体知觉中的作用--脑损伤病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大脑损伤如何影响复合图形的整体知觉。三例病人脑损伤部位分别在大脑枕区、顶区、颞区、额区及基底节和豆状核。复合图形被呈现给病人和正常对照被试。强迫选择识别等任务表明,当空间相邻性决定局部图形的知觉组织时,病人识别整体性质的正确率高于(ZD和FL)或略底于(GK)识别局部性质的正确率;当形状相似性决定局部图形的知觉组织时,病人识别整体性质的正确率显著降低,而识别局部性质的正确率受到的影响较小。在同样的任务中正常被试识别整体和局部性质的正确率受知觉组织因素的影响很小。这些结果提示大脑损伤对整体知觉的破坏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基于形状相似性的知觉组织实现。  相似文献   
224.
教师领导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探讨了儿童知觉期望的教师领导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小学4、6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共180名(男100名,女80名).采用社会计量法测量儿童的同伴关系,教师领导行为问卷测量儿童知觉的和期望的教师领导行为.主要的结果如下:(1)知觉到放任型领导不利于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而知觉到民主型与权威型领导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影响不大;(2)知觉到权威型领导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凝集力的班级团体,知觉到民主型领导行为有利于班级团体的调和.  相似文献   
225.
布伦塔诺哲学博大精深.其主题可由"存在"、"心灵"、"价值"贯通.布氏把"内知觉明证性"原则引入"实在"的分层,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存在"的多义性推进到"实在"的多层性.布氏的"心灵学"是对亚氏"灵魂论"的扬弃,其创发之处是对"心灵现象"的厘清和类型划分.布氏以"内在价值"为核心的价值伦理思想是对前人相关思想的重大突破,他以"明智的经验主义"与"真实的个体主义"为尊严、平等和仁爱等重要的普世价值奠基.布氏哲学是对以"认识你自己"为鹄的的哲学的实质性推进.  相似文献   
226.
针对有关干扰子激活和抑制加工的时程研究存在的分歧,采用干扰效应和负启动效应双指标,探讨不同知觉负载水平下干扰子的激活和抑制及其加工时程问题。结果显示: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采用干扰效应和负启动效应双指标可将干扰子加工过程分离为激活和抑制两个阶段;激活加工时程发生在选择性注意早期,抑制加工时程发生在选择性注意的早期至中期之间。这一结果与Lavie等的推测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均有异同。  相似文献   
227.
曼德勒提出"知觉分析"理论来解释儿童概念起源.她假设概念获得是与知觉相分离的.该理论面临一些理论困难:1)知觉与概念的分离是否可能,2)一些基本概念界定模糊.尽管如此,"知觉分析"理论仍然对儿童概念获得问题做出了有效的解释.我们提倡将"知觉分析"理论和"心理理论"、"推理"和"心理模块性"等领域结合,可以克服"知觉分析"理论自身的困难,也可以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28.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蔺秀云  方晓义  刘杨  兰菁 《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9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以及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从公立学校选取525名北京儿童、从流动儿童主要来源地的农村选取568名农村儿童作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测查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应对方式和自尊。研究发现: (1) 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社会歧视在学校类型、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 流动性高的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 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也不存在学校类型与性别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2)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女孩、来自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性高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与之相对应的被试, 除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上存在学校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外, 在孤独感上不存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3) 不同类别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上最差; (4) 除消极应对与自尊、积极应对与抑郁相关不显著外, 歧视、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自尊两两之间都相关非常显著; (5) 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也通过应对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自尊不仅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也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29.
张锋  黄希庭  郭秀艳 《心理学报》2009,41(3):233-241
先前研究发现,时序判断任务在启动的靶刺激先出现时出现了重复启动效应的反转,这是以往的理论所不能单独解释的。通过两个实验对我们提出的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加以实证检验,实验结果支持了该假说。因此,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能较完整地综合解释时序知觉重复启动效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30.
人们会根据陌生人的面孔线索或语音线索迅速地对其人格特质进行主观推断而形成第一印象。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在维度结构和内在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在对具体人格特质和维度的敏感性,以及具体的认知机制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异性。未来研究可以基于同一批被知觉者开展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的直接比较,并着力探究二者的过程特点,以及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形成时面孔和语音知觉的跨模态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