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通过对5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压力知觉在特质焦虑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特质焦虑既对网络成瘾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压力知觉产生间接影响;(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压力知觉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随着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增加而减少。大学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共同构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212.
具身认知理论的代表知觉符号系统认为知识表征具有知觉特点,并假设语言理解中对于所涉及概念及其隐含属性会即时进行知觉模拟。当前研究采用句图匹配范式,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句子理解中是否会对物体隐含颜色属性进行知觉模拟及其具体条件。实验1沿用经典范式验证语言理解中对物体隐含颜色存在知觉模拟过程。实验2通过变化句子前语境考察语境是否支持对于物体隐含颜色知觉模拟的影响。实验3进一步考察当颜色属性与其对应物体存在稳定关联时(即具有高颜色诊断性的物体),在不同语境作用下是否会引起知觉表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理解中知觉模拟过程是灵活的,语境改变会引起读者所激活的物体颜色知觉表征发生变化,并且对于高颜色诊断物体,即使缺乏支持语境,读者仍然会对句中隐含的物体特定颜色进行知觉模拟。  相似文献   
213.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651名六年级小学生及其所属班级的21名班主任为被试,考察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控制知觉对教师差别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教师控制知觉的中介作用及其学生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女生报告获得教师更多积极行为,男生报告获得教师更多消极行为;(2)在控制了学生性别与学校地区以后,学生学业成绩仍能有效预测教师差别行为中的机会特权、情感支持和指导控制等行为,教师控制知觉能够有效预测机会特权、指导控制、情感支持和负性反馈等行为;(3)教师控制知觉在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师差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4)教师控制知觉的中介模型存在学生性别差异,男生群体为完全中介作用,女生群体为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14.
钟翔  王芳  马小丽  杨彬  宋艳 《心理科学》2011,34(6):1379-1384
以往的朝向辨别学习普遍采用真实刺激作为材料,其特异性与迁移性是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该研究以实线和想象线为刺激,采用朝向辨别任务训练被试,系统考察两者朝向辨别学习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训练实线和想象线任务的两组被试行为都有显著提高,并且这两种学习效果能部分地彼此迁移,且都能迁移到不同位置。该研究结果提示,不论是想象线的学习还是实线的学习都涉及高级脑区的参与,并且两者的学习有部分共同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215.
多感觉整合的时间再校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通道刺激的时间同步性是多感觉整合的必要条件, 但是由于刺激物理传导与神经传导的差异, 它们在时间上并非完全匹配。时间再校准指大脑能够适应跨通道刺激间很短的时间延迟的现象, 反映了多感觉整合在时间维度上的可塑性, 表现为适应相继呈现的跨通道刺激后, 主观同时点向时间延迟方向的偏移。本文主要介绍了时间再校准的通道效应与潜在机制, 其初始加工阶段, 它与刺激内容加工的关系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今后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探索时间再校准能否发生于早期加工阶段, 检验其认知过程是否具有双向性, 探讨空间选择性注意的作用, 并结合神经机制的研究, 从综合的视角进行更完善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216.
陈栩茜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1,43(8):863-877
通过三个实验, 考察了时间隐喻在汉语时间量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 当时间量词的水平方向隐喻(“长–短”)与字词的空间长度特征(“长–短”或“宽–窄”)不一致时, 语义加工受到了干扰; 实验2表明, 虽然“高–矮”亦为字词的空间特征, 但对时间量词的语义加工没有显著的影响, 证明时间的空间隐喻受讲话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影响; 实验3表明, 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背景降低了字形变化对于语义加工的影响之后, 与字形一致、隐喻不一致的条件比, 字形和隐喻皆不一致的条件引起了更大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 汉语讲话者的时间隐喻只受空间的水平方向特征(“长–短”或“宽–窄”)影响, 不受空间的竖直方向特征(“高–矮”)影响。时间概念以空间长度特征为中介, 在长时记忆中与知觉符号同时储存。  相似文献   
217.
王凌云  张明  隋洁 《心理学报》2011,43(5):494-499
研究使用外显面孔再认实验(实验一)和内隐面孔感知实验(实验二)检验自我参照框架是否是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假设。具有不同朝向(左或右)的被试自己面孔和朋友面孔呈现在视野中央, 实验一中, 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观察者角度)或他人框架(被观察的像的角度)判断自我面孔的朝向(忽视朋友面孔), 或者判断朋友面孔的朝向(忽视自我面孔); 实验二中, 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或他人框架判断所有面孔的朝向。结果表明:自我参照框架促进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出现, 而他人参照框架消减自我面孔优势, 这种效应稳定地存在于外显和内隐两项任务中。并且, 自我参照框架对自我优势效应的促进作用不依赖于面孔刺激背景。  相似文献   
218.
张庆  张杰栋  胡思源  刘嘉 《心理学报》2011,43(11):1229-1238
快速探测到环境中具有生态意义的信息是适应性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本研究采用注意捕获范式检验具有生态意义的信息是否能够被注意系统自动化加工。具体而言, 我们考察对负性面孔中的生态意义信息的加工是否受任务和知觉负载的影响。在实验一中, 我们发现负性面孔相对于中性面孔在高低知觉负载下的注意捕获能力没有显著差异, 表明负性面孔在高低负载下都具有加工优先性。为了分离刺激突显性与生态意义二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实验二中, 我们将负性面孔刺激替换为具有突显性但不含有生态信息的颜色块刺激, 发现颜色块在高知觉负载下的注意捕获效应显著低于低负载, 即知觉负载能够显著影响其注意捕获能力, 表明负性面孔在实验一中的效应应归因于其本身携带的生态信息。由此, 本研究展示了具有生态意义的视觉刺激能够得到视觉系统的自动化加工。  相似文献   
219.
庄锦英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3,26(2):249-252
控制知觉材料的熟悉性和概念范例的典型性,以考察它们对内隐与外显记忆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知觉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不存在年龄和熟悉性效应,而知觉外显记忆成绩则具有明显的年龄和熟悉性效应;(2)在概念内隐记忆任务上,典型范例的启动效应不存在年龄差异,非典型范例的启动效应则存在随年龄而增长的启动效应:无论是典型范例还是非典型范例的外显记忆成绩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220.
以141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研究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及其公平观念。结果表明:(1)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存在差异.同伴辅导是学生认为最公平的教学调节策略,其次是丰富。高中生与初中生和小学生对加速和等待两种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存在差异。(2)学生的公平观念存在年级差异,公平知觉与公平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