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忠恕思想非儒家独有,在其他文化系统中也有类忠恕思想,二者在强调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具有共通性。与类忠恕思想相比,儒家忠恕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儒家忠恕思想兼含忠恕本身提法和忠恕内涵两个层面,带有强烈的世俗性和人间色彩,突出自己的主动性和自为性及其实践的身体性基础和物质性基础,凸显道德上的宽容和宽恕,同时更注重人情因素。  相似文献   
152.
人是类性、群体性、个体性的统一,并且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人的这三重属性的表现重心是有所不同的,于是同样的价值客体对于价值主体而言便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适应性——类相适性、群体相适性与个体相适性.价值具有类适应性就意味着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是存在普世价值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价值都是普世的,因为有些价值只具有群体适应性或个体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3.
命题逻辑的一般弱框架择类语义是相干邻域语义的变形,其特点是:采用择类运算来刻画逻辑常项;语义运算与逻辑联结词之间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可以从整体上处理一类逻辑,具有普适性。本文将这种语义用于一类B、C、K、W命题逻辑,包括相干逻辑R及其线性片段、直觉主义逻辑及其BCK片段等,并借助典范框架和典范赋值,证明了这些逻辑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154.
学业不良学生类型与特点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运用Q聚类分析对上海市区1480名初中预备班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征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1480名被试中存有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六个主要类别,这些类别与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关系密切。同时,353名差生可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暂时性困难学生、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学生和整体性困难学生,不同类型的差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为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5.
佛教中存在无神的观念,也存在有神的观念。出现这种状况既与佛教产生时提出的一些核心理念相关,也与佛教在后来的发展中需要扩大影响,争取更多信众有关。佛教的无常、无我和性空等思想支持该教主张无永恒之实在神的思想。而佛教在发展中需确立一个无所不能的超自然存在或主宰者,借以吸引更多的佛教信众,这种需求又推动佛教认为存在着没有神之名的威力无比的神。  相似文献   
156.
广告中的“名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中使用名人是目前广告策略常用的手法。名人广告如果处理得好,会收到不同寻常的广告效果;如处理得不好,则适得其反。只有认真研究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在正确的广告观念指导下,名人广告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7.
欺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识别欺骗则是人们的一项重要能力。研究表明,人们的欺骗识别能力仅仅略微高于随机水平。本文关注基于行为线索的欺骗识别研究。首先,介绍欺骗识别的准确率;然后,结合Brunswik的透镜模型从欺骗线索的有效性和欺骗线索的利用两方面分析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识别准确率的途径。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8.
159.
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法 ,对不同阶层共 483人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 1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具有显著差异。 ( 2 )人们认为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和“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 3 )心理不健康的人或心理变态的人所表现的最典型特征是“性格孤僻、与人不合群”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 ( 4)虽然不少人认为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者当前最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卫生服务” ,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 ,提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  相似文献   
160.
现代文明与孝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孝伦理在我国学界引起广泛的兴趣和讨论 ,本文论述了孝意识的自然基础和社会起源 ,指出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孝伦理的严重扭曲和对封建孝道进行批判的必要性。同时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指出 ,作为社会伦理观念的孝道在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社会主义孝道的合理内容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进行孝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