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招贴是广告艺术中比转大众化的一种体裁,起到传播、劝导等传媒作用.招贴的分类主要有三大类,即公益类招贴、商业性招贴、文化类招贴.  相似文献   
532.
闫慧 《美与时代》2013,(12):104-104
现代壁画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装饰环境,美化生活,成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壁画的审美要素是多元的:构图和色彩是壁画的视觉语言,它感染观众,给人以精神的领悟和视觉的美感;壁画的材质和工艺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拓展了人们对壁画的感受;壁画和环境共存,这又要求壁画和环境呼应,体现壁画独特的环境特征,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533.
法国画家玛蒂斯是一个十分善于思考的人,从一些细小的事物中,他总能够悟出启人心智的道理。  相似文献   
534.
《佛教文化》1994,(3):35-35
台湾《中华禅学》杂志社发行人、耕云禅学基金会董事长陈维沧先生最近受聘为本刊顾问。4月7日,应本刊之邀,陈维沧先生前来本刊与全体同仁会面、座谈,就如何办好佛教文化类期刊交换了看法,并就做好版式设计、充实内容、加强发行工作等方面向本刊提出了建议,其诚恳、亲切的话语给本刊同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先生自青年时代开始从事期刊编辑、发行工作,迄今近30载,在这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35.
<正>《道德与文明》是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伦理学专业刊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类权威期刊、中国北方地区优秀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相似文献   
536.
陈明磊 《美与时代》2013,(12):126-126
自古以来情感被认为是艺术永恒的生命。艺术的神圣使命就是点燃生命情感,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使生命向着健康、积极、活泼、明朗的方向发展。艺术不分种族、国度,就是因为情感的参与,情感是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37.
田丰 《哲学研究》2023,(1):54-64+126
推类思维的基础是古代观念中“生生”相继、从本源上感通一体的宇宙。推类思维的目的不是获得真值保证或建构知识体系,而是以万物相关性为前提,随境随需、推扩主体视域,在不可通约的差异性中以言、象、意、情等方法关联起原本分离的事物,开启意义解释的新向度,并推动伦理政治实践。推类思维的运用如果超出人伦领域而试图解释自然,其力量就会减弱;当其无限扩展,试图建构起完整而严格的世界图式时,就会出现胶固之论。推类思维的严格性并不体现为保障我们消除交流误解的方法论规则,而是达成情境或共在的一致性。主体间论辩的严格性,依托于历史流传物中的经典共象和宇宙-伦常秩序(天人)的共同视域才能够获得保证。在工具理性支配的今天,推类思维应当通过批判性考察在人伦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8.
一、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539.
张冰 《管子学刊》2010,(4):92-94
"八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中,木类乐器有着特殊的作用。木类乐器之属"柷"状如漆桶而有椎,"敔"如伏虎,背有鬛二十七,在礼乐中的演奏中分别用于乐起与乐终,起到了率领礼乐演奏起止的关键作用,后世"柷"、"敔"在儒家礼乐思想"八音和谐"中起到特殊的象征意义。进一步研究"八音"的意义所在,认识到木类乐器的作用更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0.
文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以文学人类学的眼光站在文学之外重新审视文学,将文学当作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且放在与人类另一种独有的精神现象--信仰的关系中考察,将会发现文学和信仰在神话中就开始结下不解之缘:文学使生存于此岸的人类在达至于彼岸的过程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信仰之光的照耀,文学也因此具有了内外两重意义并成为人们可以苦心经营的一种信仰.在这个信仰危机的时代,文学还有助于感性的方式重新唤回人们对信仰的执著和对意义的追求.文学和信仰因共同的超越性品质而成为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