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马王堆帛书《系辞》中的“马” ,其义同于“数”。根据《素问》的记载 ,“数”是人中之阴阳 ,“象”是天地之阴阳。这与帛书《要》篇中将《易》归于“人道”的说法相通。另外 ,据秦汉时代的流行观点 ,伏羲画卦的传说也与人道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162.
遗传算法与易算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 ,《周易·系辞传》“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生之谓易”等以生命为本并强调生命演化的思想都与西方新兴起的遗传算法 (基因算法 )精神一致。文章在介绍了已故著名科学易学家潘雨廷先生对遗传密码的理解后 ,进而介绍了西方遗传算法的内容和结构 ,并把DNA本体看作计算硬件 ,把易数看作软件。最后比较了象数思维与遗传算法的思维 ,并提出了八卦空间  相似文献   
163.
本文考述了焦循的旁通、相错、时行三说,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1.焦循以普遍联系和爻位运动的观点研究《周易》,把《周易》六十四卦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系统,比之孤立、静止地研究《周易》一卦一爻,更有意义。2.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是建立在客观分析的考据基础之上,不宜武断否定。3.焦循易学构架并非纯象数的研究,而是以象数为载体,阐发儒家的道德义理和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4.焦循以“声训”为媒介的两卦或数卦之间的关联是否《周易》本义值得讨论,其“声训”缺乏充分的文献旁证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164.
船山数论孔子筮得贲之惧,从其卦象、卦辞、卦德的分析中阐述了文饰之别,提出了"及情者文,不及情者饰"和"礼者文也,政者饰也"的思想,据此对老子"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论说做出了有力而激烈的批评,对圣人用贲之道和治世之则做出了正面阐释,其义有二:一是要根据天文和人文来化成天下,二是要用"文"的方式来处理人情物事,二者交相互动,对指导生活与治理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5.
《太玄》的筮法和天道观略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玄>是西汉社会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下的一个学术产物,也是继孟喜、京房易学之后推阐天道的又一数术工具.扬雄创作<太玄>,既是一次对<周易>经传的模拟与改造,也是对易卦筮法的一次再创造.<太玄>筮法的出现,是对先秦西汉数术之学、尤其是对象数易学的一次大整合;扬雄以"玄"为宁宙本体的天道观,正是在对筮法进行重新构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6.
儒家对《易》的经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马王堆帛书等出土资料的发现推翻了今本<易>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后、<易>在焚书之后的秦汉之际以至汉代才成为儒家经典等说法.关于<易>之经典化的问题,要把它当作"孔子圣人化"的儒教形成运动之一环来考虑.儒家将<易>视为经典的原因是<易>的性质方便赋予孔子为王之资格,<易>被视作经典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在春秋末战国初,即西元前400年左右.帛书<易传>展现了儒家将作为先王之书的经典与孔子两者之间联系起来,并以此为手段,展开为了伪装孔子具有圣人资格的儒教运动.然而这一运动在儒家内部有若干不同流派,将其与<易>结合或将其与六经全部结合也只是其中之某一派别.  相似文献   
167.
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卦序以上下卦相重,反映了卦的变化的思想,其上卦体现了"分阴分阳"的阴阳分类观念,其下卦则既体现了阴阳交错、阴阳相配的观念,又体现了正位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帛<易>八卦序列与<大戴礼记·易本命>、<孔子家语·执辔>等典籍中所暗含的具有独特宇宙论意义的八卦序列具有相关性,由此我们提出一种设想,帛<易>八卦序列很可能反映的也是这种独特宇宙论思想.  相似文献   
168.
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东)人,是中国《易》学史上一位具有非凡建树的杰出《易》家。他所创立的以“扫象阐理”’为宗旨的《周易》学说,全盘冲垮了两汉《易》家沿袭了四百多年的“象数”学积弊,独标新帜,改变了一代学术风气,成为宋代《周易》义理学之先河,并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易》学发展的历史。 “得意忘象”,是王弼“扫象阐理”《易》学体系中的核心纲领,也是他所倡扬的各种解《易》条例赖以置根的基点。因此,本文针对此说,略述其内容实质,考辨其学术渊源,揭明其深远影响,以期展示王弼《易》学独步千古的思想蕴蓄之斑。  相似文献   
169.
荀子为传经之儒,他与《诗》、《书》、《礼》、《乐》、《春秋》的关系,经前人与时贤考释,都已略见端倪。然而,他与《周易》的关系仍朴朔迷离,其论《易》、用《易》、阐《易》、传《易》之功,尚未得到彰扬。 荀子,自刘向起就被称为“善为易者”。汪中的《荀卿子通论》和胡元仪的《荀卿别传》在彰显荀子传授《毛诗》、《鲁诗》、《韩诗》、《春秋三传》及《礼》之功后,都曾致力于考证荀子与《周易》的关系,然除重申刘向的结论外,于实证上并无多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0.
金一夫所著《正易》是《易经》的配对物,可把《正易》称之为朝鲜的《易经》。金一夫在伏羲第一排列和文王第二排列的基础上提出了“易”的第三排列。金一夫第一个注意到建立在洛书基础上的文王第二排列是不和谐、不完满的排列,其根本原因在于洛书中的火与金的移位,这一移位是理解《正易》的关键。按照金一夫的观点,这一移位导致了宇宙进程中的巨大混乱。金一夫第三排列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了金与火的原初位置,故这一排列被称之为“金火正易图”。金一夫把宇宙时间分为三个时期,《正易》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个宇宙时代,他预言正易时代是后天时代,这个时代将带来万年和平与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