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由弗洛伊德于19世纪创立。它基于对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潜意识动机和冲突的发现和理解,开启了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之先河。经过一百多年的内部发展与外部整合,如今精神分析不仅仅是最重要的心理疗法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和探索人类心...  相似文献   
432.
造福人群、服务社会,是中国天主教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天主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方式。坚持办教方向团结协作进取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天主教所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办教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全国广大神长教友的共同努力,中国天主教在牧灵福传、社会服务等事业上得到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33.
《学海》2017,(2):102-114
与西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相比,无家可归现象在当代中国都市还不算是十分显眼的社会问题,但却呈现出一个潜在成长的趋势: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内,在地下通道、桥洞或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附近,或者在24小时开放的商业设施中,我们都能看到街头露宿现象的常态;街头流浪者本身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边缘性和模糊性,往往以拾荒者、职业乞丐和流浪艺人等身份占据并定义特定的空间。本文的核心内容,是要去探讨在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语境下,作为无家可归现象中的一个主流亚型,在诸如北京这一类的核心都市地带,街头流浪现象的社会生产机制。文章认为,作为结构性力量的社会制度实践(住宅的社会供给、农地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以及反映社会行动者能动性的策略性适应(making"home"of from the scratch),在文化规范和文化心智的中介下,构成了解释当代都市街头流浪现象的一个多元的、均衡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