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总结了目前新生儿疼痛管理方法与培训现状.疼痛管理方法包括非药物性止痛方法如口服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襁褓包裹及袋鼠式护理等,药物镇痛如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插管及其他;培训现状包括权威教科书上缺少关于新生儿疼痛管理知识、缺乏特异性调查问卷、缺乏专业师资及培训机构.认为在新生儿的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坚持科学的认识论,把握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在日常的治疗护理中体现对新生儿的人文关怀,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达到医院与患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92.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红斑性肢痛症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红斑性肢痛症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4.
贾磊  郑峥  汪俊 《心理科学》2022,45(6):1508-1516
以往研究发现临床医生的疼痛共情显著低于常人,表现为前者感知他人疼痛时会出现早期情绪分享和晚期情绪调节的相对抑制。而处于职前培养期的医学生是否存在相似问题,其疼痛共情又是否会受到重复暴露的影响,目前并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ERP技术比较了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疼痛共情的认知过程,并通过前后测设计检验了重复暴露对二者疼痛共情的影响。行为结果发现两组被试的主观疼痛判断都出现了疼痛共情效应,但未出现组别差异,也未发现重复暴露的影响。但ERP结果显示,医学生的疼痛共情过程显著区别于非医学生。他们虽表现出早期情绪分享成分N1的抑制效应,但LPP反映的晚期认知加工却显著增强,且上述两阶段加工均未受到重复暴露的显著影响。研究表明:(1)医学学习能够抑制疼痛共情的早期情绪分享,但医学生仍可通过更多晚期认知资源投入来维持其疼痛共情水平。(2)医学生的疼痛共情较少受到重复暴露的影响,呈现情绪适应特点。  相似文献   
95.
心理学对疼痛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成果颇丰。众多的研究已经证实了疼痛与基本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注意、情绪、动机和记忆。除了基本心理过程外,社会因素也能够调节疼痛,如社会排斥、信仰、音乐、虚拟情境、金钱和权利等。已有疼痛研究中的疼痛测量方法过于主观,并且疼痛调节因素在临床中缺乏实践价值。当前疼痛研究呈现与具身思潮相结合的趋势,未来应更加重视发掘调节疼痛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6.
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做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惊心动魄的忧伤。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不可  相似文献   
97.
王妹  程思  李宜伟  李红  张丹丹 《心理学报》2023,(7):1063-1073
为考察安慰剂效应在情绪调节中的脑机制,本研究以社会排斥图片为情绪诱发材料诱发社会疼痛,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激活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DLPFC),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观测TMS对安慰剂下调社会疼痛的影响。实验以“TMS组别”(DLPFC组、控制组)为被试间变量,“安慰剂条件”(安慰剂、非安慰剂)为被试内因素。结果发现, DLPFC组(n=50)比控制组(n=50)在安慰剂条件下报告的负性情绪更弱,反映情绪体验强度的晚正成分的波幅也更低,上述组间差异在非安慰剂条件不显著。结果还表明,DLPFC组比控制组更相信安慰剂的效果,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安慰剂。此外相关结果发现,由DLPFC激活导致的安慰剂效应增强可有效降低社交焦虑倾向被试的负性社会情绪。本研究是结合脑调控和脑观测技术探讨安慰剂情绪调节脑机制的首次尝试,研究发现不但揭示了DLPFC在安慰剂调节情绪过程中的重要因果作用,还为临床治疗以情绪失调为主要症状的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脑调控干预的可行性脑靶点。  相似文献   
98.
已有研究提示自闭症个体的疼痛共情缺陷可能源于自身疼痛的异常。鉴于高自闭特质与自闭症的相似性,本研究分别通过实验范式和问卷调查评估了状态和特质共情,旨在刻画自闭特质、自身疼痛与共情之间的联系。在假双人疼痛共情范式中,高自闭特质个体在目睹他人接受疼痛时P2响应更强,不愉悦度评分更高,且部分源于对疼痛的高恐惧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自闭特质水平越高,在共情特质量表的观点采择维度得分越低,而个人痛苦维度得分越高,其中疼痛恐惧和灾难化中介了自闭特质与个人痛苦之间的联系。因此,高自闭特质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状态和特质情绪共情,且部分源于对疼痛存在更为负面的情绪和认知。这支持从自身疼痛异常的角度去理解高自闭特质和自闭症群体的共情等社会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
100.
人体的神经末梢遍布全身,手术对身体再小的创伤也会让病人疼痛难忍。在医学史上,手术过程中怎样麻醉敏感的神经减少病人的疼痛,一直都困扰着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