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
通过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养院2001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838例癌痛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归纳居家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探索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方法,结果提示依靠团队合作在居家条件下免费向癌痛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即理想的疼痛管理是“整体性疼痛”与“整体性痛苦”的治疗,不仅针对临床疼痛症状,还必须处理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2.
了解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接受与疼痛程度,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采用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CPAQ-8)中文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与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35例老年疼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纳入有效样本308例,SF-MPQ总体平均分为(50.24±23.35)分,中文版CPAQ-8总体平均得分(21.74±5.97)分.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疼痛期、疼痛部位及疼痛点数目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接受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P<0.01),即接受程度越高者,其疼痛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53.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解除癌症疼痛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癌痛的诊断和合理的疼痛评估是治疗癌痛的基础。癌症疼痛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但其目的就是使用最佳方法解除患者痛苦,消除疼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因此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对晚期癌痛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和阐述。  相似文献   
54.
疼痛对心理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景  沈林  ToddJackson  陈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493-1501
疼痛对个体的认知、情绪等心理过程有消极影响。疼痛会干扰个体的选择性和持续性注意, 损害其记忆功能。长期疼痛还会诱发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目前疼痛的机制主要有闸门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 分别从脊髓水平和大脑水平解释疼痛与心理的交互作用。大脑对疼痛信息的编码方式包括特异化理论、模块化理论和中枢整合机制学说。未来研究应注意实验室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差异, 区分急、慢性疼痛的特有机制, 进一步探讨疼痛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5.
研究采用点探测范式,以疼痛线索(感觉疼痛词、情感疼痛词和健康灾难词)和中性线索(中性词)为实验材料,考察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戒治者对疼痛线索的视觉选择性注意偏向。结果表明:海洛因戒治者对疼痛线索的注意偏向具有普遍性,即对感觉疼痛词、情感疼痛词和健康灾难词等三类疼痛线索均存在注意回避偏向,尤其对健康灾难词的注意回避程度最高;海洛因戒治者还对感觉疼痛词和情感疼痛词存在注意脱离易化倾向。本研究对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注意偏向矫正以干预疼痛,从而辅助美沙酮的治疗效果、维持患者的戒断状态、降低其复吸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疼痛表情是人类疼痛表达的行为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和社会交流价值。疼痛表情研究应当遵循行为观察方法,基于面部运动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的表情编码有助于疼痛表情的量化分析。年龄、性别、社会因素、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会影响疼痛表情表达,使疼痛表情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共性和个性并存的特性。在不断改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未来可对疼痛表情的生理心理机制作出更多阐述,并有望建立完备的人类疼痛表情信息库。  相似文献   
57.
后基因时代到来后蛋白质组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系统化和网络化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模型中,神经系统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必将是未来疼痛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用于判断疼痛的新工具,更有利于疼痛机理的揭示。  相似文献   
58.
为探究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记录并分析被试在高、中、低重叠程度条件下共情判断的脑电活动。发现在早期N2上,重叠程度三水平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密友<熟人<陌生人(密友与熟人差异边缘显著);在晚期P3上,疼痛条件下重叠程度间呈显著差异,密友比熟人、陌生人显著要大;在LPP上疼痛条件诱发更大波幅。表明早期阶段(N2)区分不同重叠程度,可能是对威胁性刺激的检测阶段,自我-他人重叠程度影响共情加工晚期阶段(P3)的社会认知评价加工。  相似文献   
59.
为寻找移动支付影响冲动性消费的电生理证据,实验采用两难选择的虚拟购物任务,通过2(支付方式)×2(产品类型)被试内实验设计,结合ERP技术比较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下的冲动消费及相关电生理指标。实验数据显示:(1)移动支付下参与者的购买意愿高于现金条件;(2)对享乐品的购买,移动支付下的购买意愿、购买率高于现金支付,而对实用品两种支付下无差异;(3)决策阶段头皮左侧发现,移动支付下享乐品的LPP波幅正于实用品,而现金支付下二者LPP波幅无差异;(4)N2波幅上存在Buy/No Buy效应。结果表明:移动支付促进了享乐品的冲动性消费,决策阶段左侧脑区的LPP波幅可作为其电生理指标,N2波幅表征买与不买。  相似文献   
60.
疼痛和奖赏能够为个体提供不同的行为动机和主观价值体验,寻求奖赏和避免疼痛对于生存都很重要。疼痛可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奖赏可区分为预期阶段的动机成分和体验阶段的享乐成分。奖赏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已经被广泛证实,但关于疼痛对奖赏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区分并探究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对奖赏加工不同阶段的影响,分析两种疼痛对奖赏加工产生不一致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与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奖赏加工能力缺陷有关。未来可以考虑从改善奖赏加工能力缺陷的角度进行检测和治疗,提前预防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