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二曲"心性实体"范畴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李二曲总结了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传统儒学,对心性实体这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及其特征作了更明确的说明,揭示出中国人文思想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92.
盛规吾 《天风》1994,(1):40-42
你若信靠救主,认罪悔改,我恭喜你,你成了神的儿女,现在让我们一起走上灵命成长的道路吧! 生命从第一天出生就要透气,滋养生命活力的第一需要也是呼吸,即生命的新陈代谢。灵命的呼吸就是祷告。呼吸也是交通,祷告是我们与父神讲话,读经是神与我们讲话,互相对话、认识,孩子就渐渐懂事,不断长进。讲到祷告,圣经上有关祷告的真理。  相似文献   
93.
《中国道教》2005,(6):61-62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厦门市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0月25日在团结大厦召开,来自全市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省民族宗教厅、省道教协会、厦门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办公厅、市民族宗教局、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94.
爱因斯坦出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时,给学生讲的第一堂课是: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拿着一个盒子走上讲台,从盒子里拿出一枚又一枚骨牌,在桌子上摞起来,摞到二十几枚时,骨牌哗啦倒了,他不紧不慢地捡起来接着摞。当爱因斯坦摞到四五次时,  相似文献   
95.
梁保罗 《天风》1995,(2):14-15
我们接到全国两会的建议,要广西作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教会的经验发言。我们的经验不多,现只将我们办教走过的道路,向常委们作一个汇报。 广西是一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山多地少,处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我自治区人民政府虽大力开展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96.
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内涵,既包括近现代以来的文明发展,也包括由历史积累而成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道教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曾与儒学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共同承担着代表民族文化主体的责任。道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及一个社会实体,不仅具有事实的人文和生活内涵,而且还有深厚的社会民众基础。它是适应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流传与演变乃至历史文化生态运动的必然结果。道教蕴藏的丰富思想不仅在本质上不与现代文化生活相对立,相反是我们由今天迈向未来的难能可贵的文化基因宝库。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发…  相似文献   
97.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篇理解加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不同类型的指代词进行解释。首先介绍了指代词在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和对局部语篇连贯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话语信息结构和韵律特征在指代词加工中的作用;然后,揭示了语篇当中不同类型的指代词分布规律的心理机制;最后。对以前指代词研究的贡献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几个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8.
在近代主客二分的哲学体系里,主体性的规范通常被认为是自由现实化的障碍。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打破了这一传统,他的绝对精神融主客为一体,人的自由意志受制于绝对精神的控制,人们不能脱离社会整体去获取个体的自由,这一点为马克思所继承。但马克思认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不是在精神层面实现的,而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从而将黑格尔的精神实体改造为实践主体,生产者是现实社会价值创造者同时也应该成为价值享用者,社会制度的设计应该有利于超验的自由照进现实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现实物质生产的一员,人只能而且必须通过群体的现实力量逐步实现现实自由,他认定发挥人的主体意志改造客观世界能够获得自由,但反对用施蒂纳式主观个体化眼光来看待现实性的自由。  相似文献   
99.
胡塞尔将他的超越论的现象学哲学称作"第一哲学",强调它是一种由最终根源奠立的普通科学的开端和基础,它正是要研究那些最初的、自身包含一切存在与真理之起源的东西,即超越论的主观性.一切真正的科学都必须从这种科学中寻求它们的全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它们的一切方法的、一切其他原则的最后来源.胡塞尔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表明,这一思想也是贯穿于数千年哲学史中的统一动机,并且已在历史上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成就.胡塞尔所提出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正是要揭示这种超越论主观性的领域.他称这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反思方法,是彻底的纯粹的对自身的思考,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态度的"非自然的"态度.但是胡塞尔在这里提供的不仅是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而且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有关现象学还原的"现象学",即现象学还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0.
学诚 《法音》2005,(3):17-20
尊敬的大会主席,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尊敬的各国宗教界同仁们:首先,衷心感谢印度尼西亚多元文化协会和伊斯兰国立大学给我提供了这个十分珍贵的机会,使我能够和在座的各位欢聚一堂,共同讨论这个对当代人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主题,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世界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谐、更加美丽。刚刚过去的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已经造成了各国22万6千多人生命丧失,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骨肉离别,全人类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痛定思痛,我常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