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符号学作为侧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法学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剖析了行政法的信息公开制度。符号学的方法通过作用于法学中的制度解析,将开创法学研究的新维度与新视野。  相似文献   
62.
赵曼如 《美与时代》2013,(7):118-120
符号与意象在广告中的运用,都需要广告受众自身的创造性理解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也正是因为符号学及传统文化积淀中的意象理论,使广告的形式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透过指示物的单纯表现向广告背后深层的意象追寻才是当今广告的制胜法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广告及广告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3.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伦理学原理研究经历了从恢复阶段到探索阶段再到繁荣阶段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蓬勃向上、渐入佳境的总体趋势,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自始至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国伦理学界充分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可发展性,积极拓展理论视野,大胆进行理论苑式和研究方法的试验,同时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相联系,深入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道德问题,从而不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以新的生命力,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今中国的发展,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道德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6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内在地要求学术界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解答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等复合系统以及其中诸层次事物(子系统)和谐的状态效应、生成机理和演生过程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5.
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现代医学原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医学模式和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 医学作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根本宗旨是阐明人类疾病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探索出诊治疾病的有效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过程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只会有一种模式--医学,而不会有西医和中医等之分,即医学模式的惟一性原理.中医学的产生和存在是医学发展初级阶段内存在的过渡性医学理论体系,一旦人类破译出生命现象的本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各种医学模式的精髓就会真正结合在一起,届时,就只会有一种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66.
梦海 《现代哲学》2005,1(4):65-72
布洛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具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创新的人物.他对唯物主义的理解、他对黑格尔的解释、他的宗教哲学观点,他关于遗产的观点,他的社会主义理论等都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67.
(说明:文中格林的观点代表着神学家们的企图,他从“有关人类的原则”最后引出了“超自然力”,成为其为终极问题的答案,就是要论证世间秩序与自然规律符合上帝的安排设计,而作者是针对他的论点通过反证和举例,以及假设进行了批评和质疑。)  相似文献   
68.
相对之原理见于大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宇宙相对之二大动能也。此两种相对不同之势用,互为消长、依存,推动宇宙、人生,乃有今日之大千世界。凡事物皆有正反两面,故有利则有害,有是则有非;利害同一体也,是非同一体也。于生死、寿夭、成败、得失莫不皆然,宇宙万有无不在相对原理之中,人则茫然而不知,此易学之妙用也。本文特举相对概念之大者:一曰善恶,二曰是非,三曰祸福,四曰生死,五曰寿夭,六曰得失,七曰贵贱,八曰黑白,九曰荣辱,十曰利害,十一曰忧乐,十二曰正反。此十二曰,争议之大者,而论其所以自处之道,欲人不堕入相对之迷雾中而无以自拔也。综上十二项皆物论争议之大者,执相对之两端而纷纷不息,则世界永无宁日,不如泯绝相对之概念以归于中和。孔子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不仅人类和平共存,则天人亦和谐无间矣。  相似文献   
69.
荣格与《易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贤 《周易研究》2003,(2):19-27
荣格在《易经》的影响下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同时性原理",这是一种与因果律完全不同的普遍性联系。本文介绍了荣格的这一原理,依据《易传》的相关论述对其作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用"同气相求"同类相动"的道理,对同时性现象,包括占筮过程作了新的解释。文章认为,荣格在肯定《易经》科学价值的同时,正确地指出了《易经》所代表的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在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70.
周易阴阳符号与二进制算术符号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华 《周易研究》2000,(2):91-96
周易符号和二进制算术符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代码及其规则.它们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最深层的文化构造原则和最高的集体智能。本文试运用符号学的观点.通过对这两种符号的比较。概括出有标记和无标记、约定性和选择性两种文化代码规则范畴,并进一步揭示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