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71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空间选择性注意研究的新进展——返回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金志成  陈骐 《心理科学》2000,23(6):710-714
返回抑制(inhibitionofreturn,ior)是Posner等人在考查注意提示(attentionalcueing)效应时发现的。Posner(1980)首次使用“空间线索技术”研究注意的定向问题…。实验结果发现,如果在一个靶子呈现之前,注意被提示线索预先,有效地分配到靶子位置,那么检测此靶子的反应潜伏期缩短,即有一个收益;若相反,则会有一个损失。研究者们将其中的这种收益(即在有效预提示位置上对靶子检测的易化)称为“注意提示效应”。这种效应在注意的内部和外部定向中,以及内源和外源定向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82.
该文就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对非彩色系表色色差的辨别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色差识别的量值△E随目视评价的等级不同而异;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与色党正常者在非彩色表色辨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明度等级上、下限的变化对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的非彩色表色辨别存在影响,这种影响与明度的级别有关。  相似文献   
283.
屏风是中国绘画中的特殊符号之一,它在绘画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构图、景深、隔断、氛围等方面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屏风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艺术元素,不仅在绘画中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而且对观者的观看体验和情感产生了深远影响。关注和了解屏风在空间营造、情感表现、意义传达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探究中国绘画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屏风在中国绘画中的表现及发展为切入点,从空间塑造和视线引导、景深表现、氛围营造与情感表达、对比与平衡、象征等方面探讨中国绘画中屏风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284.
近年来,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时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际比较、跨地区比较(历史重构)等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和现代的时间序列分析(比如交叉滞后相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由于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可能,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寻求基于不同方法的聚合证据。  相似文献   
285.
消费场景经常触发消费者的拟人化想象,营销实践也越来越多地运用拟人化元素。时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要素,对时间的拟人化加工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从心理学、消费行为学视角来探究时间拟人化倾向的研究较为缺乏,甚至并未有研究进行时间拟人化倾向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因此本研究提出,时间拟人化倾向在成因上具有特殊性且在消费决策与行为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首先,从区别于其他拟人化对象的时间的本质特征出发,本研究提出结构需求动机影响消费者的时间拟人化倾向。其次,当消费者产生时间拟人化倾向后,会激发基于情感的决策模式,从而强化了亲社会行为。此外基于这一路径本研究探讨了相关边界条件,认为个体情绪状态可以对其产生调节作用。从营销实践来说,本研究增加了对时间拟人化的理解,对更好地运用时间拟人化进行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6.
大脑可以快速地加工信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其典型范例之一是快速言语识别。自然言语的瓶颈速率约为8~12音节/秒,与神经振荡的alpha速率相近。此外,已有研究表明alpha振荡可以调控知觉过程的时间分辨率。那么,alpha振荡速率是否影响快速言语识别的时间瓶颈?其作用机制是什么?本研究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从现象和机制两个方面考察alpha振荡如何影响快速言语识别的时间瓶颈。在现象方面,本研究将验证快速言语识别的时间瓶颈与alpha振荡速率的一致性。在机制方面,本研究将研究alpha振荡速率如何影响快速言语识别的行为表现,又如何调控大脑对言语信号的神经加工过程。本研究希望找到快速言语识别的神经机制,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大脑的快速加工过程,并进一步探讨神经振荡调控大脑时间分辨率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287.
说一切有部的色法-空间理论在学界一直备受批评,批评围绕所谓极微造色说(量)与大种造色说(质)之张力展开。现有的教理学辩护尚未完全回应对方质疑,基于教理的进一步哲学阐释才能彻底回应此问题。剋实而言,有部之极微并非均质空间的单位量,而是相对对碍空间的呈现者,大种也非常一之质,而是生成此相对空间之力。加之极微与大种所展示的感受、行动维度,有部的空间理论实际上既远离了量质分离之批评,也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洞见。  相似文献   
288.
崔昆 《世界哲学》2023,(3):5-15+160
“塔克-伍德命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评价”问题,即“马克思是否对资本主义作道德评价;是否有非道德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的地位与关系”。经典理论在资本主义道德评价上呈现出矛盾态度,这应从“唯物史观内部本质与非本质层次划分”角度解释。按此,道德评价的可能是在一个特定意义上被承认。但通过对经典理论中具体价值评价的性质甄别表明,其中的价值评价主要是历史评价,道德评价既不占数量上的主导,其功能也主要是服务于历史观的巩固。故总体意义上,“不作道德评价”是经典理论对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解。这一评价状况的深层原因是经典理论中“科学与道德”两种基本思维关系问题即两种思维是分开的,且科学思维是主视野。就此而言,以往反驳“塔克-伍德命题”的道德主义立场,其论证走向了另一极端,导致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的遮蔽。  相似文献   
289.
在《真理与方法》第三部分,伽达默尔批评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造成了“语言的遗忘”。这一说法可以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遗忘”相互呼应。但伽达默尔并没有盲目追随海德格尔。恰恰相反,他的“批判”只是一种假言判断、一种柏拉图式的反讽、一种对话辩证法的实行。伽达默尔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证明柏拉图遗忘了语言,而倒是证明柏拉图没有遗忘语言。借此,他实则在与海德格尔争辩:一方面,要逆着海德格尔的“弑父”倾向肯定柏拉图-海德格尔的统一效果;另一方面,要借助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实现对海德格尔的某种矫正。  相似文献   
290.
追问“什么”是欧洲形而上学的核心,它真正追问的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在理性观照下,事物在不同层次上的显现与本质。事物的这种显现与本质,既是它们的存在,也是关于它们的知识。但是,对于列维纳斯来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前,尚有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外于“知识”,外于“存在”。因为它是自由者间的关系,他者不可由“我”来显现、观照,是完全异于“我”的。因此,人与人之间首先是伦理-道德的关系,而不是知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伦理-道德外于、高于知识。然而,对于人这种有限存在者来说,他的一切知识,实质上都是对“不断(的经验事物)”的一种断,都是在不全处作出全的论断。因此,知识实乃包含着自由与责任于自身。换言之,伦理-道德也在知识中,知识实际上也是事物的一种自由的存在。因此,存在论-知识论与伦理学之关系,是否如列维纳斯所认为的那样,仍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