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4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贾玲  雷江华  宫慧娜  张奋  陈影 《心理科学》2018,(5):1077-1083
本研究探讨了聋生在加工手语词过程中不同编码方式和指拼特征的影响。实验1采用指拼类手语词和手势类手语词考察了指拼有无对手语词编码方式的影响。实验2则采用不同特征的指拼类手语词,深入考察指拼位置、指拼形式对手语词编码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聋生较语音编码更擅长使用指拼编码加工手语词;指拼与手势的加工存在显著差异,指拼在聋生手语词加工中起到了促进作用;指拼位置与指拼形式共同作用于手语词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2.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空间工作记忆负载对中央注视线索引发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的影响。实验一通过再认面孔的相似度来控制与中央注视线索相关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负载,结果发现,高任务负载条件下出现IOR,低任务负载条件下中央注视线索促进搜索;实验二在实验一高任务负载的基础上加入与注视线索无关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结果发现,仅在与注视线索无关的空间工作记忆负载低的条件下出现IOR。结果表明,中央注视线索引发的IOR受到空间工作记忆资源的限制,中央注视线索只有在获得足够的资源时才能引发IOR。注视线索获得空间工作记忆资源多少决定中央注视线索能否引发IOR。  相似文献   
63.
美国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爱德华·苏贾以"空间—时间—存在"三元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居住空间对于人之存在的重要意义,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居住空间正义缺失主要表现为空间贫困和居住分异,揭示了导致空间正义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任性和权力滥用,主张边缘群体应该采取集体行动来对抗空间不正义。  相似文献   
64.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尤其重视对中国人空间意识的揭示,并用多个篇幅加以阐述.在他看来,空灵、充实、虚实与意境等范畴是与中国人的空间意识相联系的,只有通过对诗歌、绘画、音乐、书法、建筑等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的探索,才能有机地把握艺术的自由灵动之美,展示艺术追求的无限空间,体现中国人“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65.
林峰 《美与时代》2013,(11):40-41
通过利用空间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交错空间与穿插空间;凹入空间与凸起空间;地台空间与下沉空间;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共享空间与母子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得出了空间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构成模式相关方法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6.
钱怡  赵婧  毕鸿燕 《心理学报》2013,45(1):60-69
本研究选择北京地区幼儿园3岁、4岁、5岁儿童各31、48、33名, 采用单部件意识测验和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测验系统探查了学龄前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各个层面的发展状况。单部件意识测验包括部件替换、部件缺失和部件旋转三个部分; 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测验分为假字和非字两个部分, 而非字又包括两形非字和形声非字。结果发现单部件意识测验中, 5岁组儿童在部件替换水平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 而3岁组与4岁组、4岁组与5岁组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 部件缺失和部件旋转水平上, 三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得分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测验中, 假字得分在三个年龄段之间无显著差异; 非字得分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 单部件意识在学前期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其中对部件替换的非字的拒绝能力发展较早, 部件缺失和部件旋转非字的拒绝能力发展较晚; 部件位置及功能意识在学前期已经开始发展, 3岁儿童已经具有假字符合正字法规则的认识, 但对非字违反部件位置合法性和功能完整性的认识直到4岁左右才开始萌芽, 5岁还未成熟。  相似文献   
67.
肖承丽 《心理学报》2013,45(7):752-761
通过同步视觉或者序列本体感觉,被试学习不规则场景。学习完毕之后,在面对学习方向、自主旋转240°、和持续旋转直至迷向3种运动条件下,被试随机指出各个物体的位置。迷向导致同步视觉学习组指向的内部一致性显著变差,而序列本体感觉学习组不受迷向影响。离线的相对位置判断任务表明两组被试的环境中心空间表征没有差异。这证明通过序列本体感觉学习被试也可以形成稳定的自我中心空间表征,支持了空间快照理论的扩展和空间认知的功能等价假说。  相似文献   
68.
王锃  鲁忠义 《心理学报》2013,45(5):538-545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 及其对于人的认知的影响。实验1采用迫选法, 在明确要求被试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位置的上方或下方时, 发现在意识层面, 被试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上部, 把不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下部。实验2采用无关任务法, 对实验词语作褒贬义判断, 实验结果发现, 道德词出现在空间的上方(相对于下方)时, 被试对道德词作褒贬义判断的时间短; 不道德词出现在空间的下方(相对于上方)时, 被试作褒贬义判断的时间则短。实验3通过记忆任务发现, 道德概念的启动使得个体高估了相继出现的客体的高度和长度, 不道德概念的启动使得个体低估了其高度和长度。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 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 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既存在于无意识层面又可以在意识的层面显现; 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会影响对物体的高度和长度的估计, 表现为汉语道德概念隐喻表征的“认知偏移效应”。  相似文献   
69.
视觉环境中不变的空间布局信息能够引导观察者将注意快速指向特定的位置并促进对该位置上目标物体的识别,这种现象称为空间情境提示效应.在系统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空间情境提示效应的经典研究和实验范式,空间情境学习的性质、内容与过程,以及空间情境提示效应的产生机制和神经基础进行分析梳理.文章在最后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5个争议性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操纵研究材料和任务难度等关键变量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0.
生存加工比控制条件有更好的记忆表现,产生稳定的记忆优势,这就是记忆生存优势.已有研究多采用行为学实验验证了此现象的存在,但没有确定该优势发生在记忆的何种阶段.本研究采用ERP技术和“间接学习-再认”实验范式,比较被试在生存情境、迁徙情境和愉悦判断中对词汇编码和提取过程的记忆加工,结果发现:在500-700ms时间段,生存情境的相继记忆效应显著大于迁徙情境和愉悦判断:在400-600ms时间段,生存情境的新旧效应显著大于迁徙情境和愉悦判断.表明生存加工具有编码和提取双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