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根据具身认知理论,人们的认知会受到身体活动的影响。网络环境下人的身体活动受到限制,因而其认知活动与非网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人们对网络词语与非网络的日常词语的时间知觉,空间距离知觉与知觉范围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被试对网络词语的时间知觉更长;网络词语的空间距离感与日常词语没有显著差异;在启动网络词语之后,被试的知觉范围缩小,对中心刺激的反应显著快于边缘刺激。本研究发现了网络词语加工在时间知觉和知觉范围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902.
利用三个实验探讨了左右、前后(实验1,2)具身化空间四卡问题解决的内容效应,同时探讨了条件推理后件类型(二分变量与连续性变量)对具身化内容效应的影响(实验3)。结果发现:(1)三个实验均表现出在自我参照空间四卡问题解决中,肯定前件和否定后件同时被选择的比率(P-Q)显著高于在经典四卡问题或环境参照空间四卡问题中P-Q卡被选择的比率,从而表现出四卡问题解决存在具身化内容效应;(2)具身化内容效应仅限于后件类型是二分变量的四卡问题;(3)在三个实验中被试均表现出"证真偏向"。具身化空间四卡问题解决的内容效应支持了条件推理领域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903.
早期ERP效应与视觉注意空间等级的脑调节机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记录研究注意的空间等级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视觉搜索任务的目标受不同大小提示范围的启动。提示范围增大时,识别目标的反应时延长,P1波幅增大而N1波幅减小,该效应在短间隔条件下尤为明显。P1增大反映了促进目标识别时,适当注意范围的空间等级变化需要额外的运算资源。而N1波幅减小则可能扩散了空间注意倾斜。研究结果提供了以下电生理学证据:注意空间等级的改变调节了早期视皮层的神经活动,并激活了视觉搜索中至少2个时间重叠的ERP成分。  相似文献   
904.
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Levinson开创的旋转观察者的实验范式,考察了习惯的空间术语对非语言空间认知的影响。被试是南方和北方的大学生。结果表明,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在非语言的空间操作任务上所使用的参考框架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相对参考框架(前、后、左、右),北方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以太阳升落和地球磁场为参照的绝对参考框架(东、西、南、北)。这种参考框架使用上的差异与他们习惯的空间术语一致。上述结果表明习惯的空间术语对非语言空间认知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5.
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雪松 《学海》2005,(6):44-48
福柯是将空间议题置于社会理论架构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本文评述福柯关于知识、权力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论述,从而展现福柯地理学转向的基本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906.
郑茜  张亭亭  李量  范宁  杨志刚 《心理学报》2023,55(2):177-191
言语的情绪信息(情绪性韵律和情绪性语义)具有去听觉掩蔽的作用, 但其去掩蔽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 采用主观空间分离范式, 通过操纵掩蔽声类型的方式, 分别探究言语的情绪韵律和情绪语义去信息掩蔽的机制。结果发现, 情绪韵律在知觉信息掩蔽或者在知觉、认知双重信息掩蔽下, 均具有去掩蔽的作用。情绪语义在知觉信息掩蔽下不具有去掩蔽的作用, 但在知觉、认知双重信息掩蔽下具有去掩蔽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 言语的情绪韵律和情绪语义有着不同的去掩蔽机制。情绪韵律能够优先吸引听者更多的注意, 可以克服掩蔽声音在知觉上造成的干扰, 但对掩蔽声音在内容上的干扰作用很小。言语的情绪语义能够优先获取听者更多的认知加工资源, 具有去认知信息掩蔽的作用, 但不具有去知觉信息掩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7.
三维空间中视觉空间返回抑制对Simon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君  张明 《心理科学》2015,(4):792-800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三维场景,采用视觉空间返回抑制范式与Simon任务的变式相结合,操纵了目标深度、线索有效性以及空间一致性三个变量,考察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视觉空间返回抑制如何影响任务无关的反应表征(Simon效应)。结果发现,(1)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存在基于空间的返回抑制效应,且空间返回抑制效应会削减Simon效应;(2)目标出现在远处空间时,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显著大于非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3)目标出现在近处空间时,线索化条件与非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空间返回抑制并不是"深度盲",且目标的空间位置会对空间返回抑制与Simon效应的交互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08.
本文拟从已有的宗教对话理论出发,针对宗教对话背后的真理观念和对话标准进行反思,指出宗教对话面临的理论困境及其实践品质。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指出:宗教对话应该走出"范式"的迷思,打破对"身份"的执着,以实践为导向,坚持开放的对话理性,并在对话中相互学习、相互转化。为此,宗教对话需要进入公共空间,并与公共宗教/神学的建设结合起来,真正转化为信众或公众实践生活的灵性或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909.
《诗经》婚恋诗歌中的空间环境描写是其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部分,它体现了诗歌中的人物情感、空间文化、空间伦理等因素,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流与沟通,具有丰富的美学底蕴与审美价值。详细梳理《诗经》婚恋诗歌中的空间环境类型以及空间环境与婚恋活动、婚恋文化的关系,深入分析了我国农耕文明、民俗文化、宗法礼制、婚恋情感等对空间环境审美产生的影响,对于深入挖掘《诗经》中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0.
陆群 《宗教学研究》2015,(2):161-166
吕洞山苗族山神祭坛作为吕洞山苗族重要的"非正式神圣场所"具有特殊的形塑功能:以它为中心,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地理文化地图或文化景观;而其在空间位置布局上的变化,不但能较好地体现历史时期特定区域里少数民族信仰兴衰的过程,而且对少数民族信仰的发展、民族融合乃至人文景观分布都可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