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多媒体学习中的空间邻近效应认为,当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图像和文本邻近呈现时,要比图文远离呈现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本元分析针对Ginns(2006)的不足,增加了近10年最新的研究,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和主观认知负荷作为结果变量,考察多媒体学习中空间邻近效应的稳定性,以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和学习者教育水平等的调节作用。经文献搜索与筛选,有53项研究符合元分析要求,在保持测验、迁移测验、主观认知负荷上分别生成了45个(2000人)、43个(1935人)、11个(645人)独立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空间邻近组在保持测验(d保持=0.48)和迁移测验(d迁移=0.39)成绩上均显著高于空间远离组,在主观认知负荷上显著低于空间远离组(d认知负荷=-0.24)。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高交互性材料(d高交互=0.42)、系统步调(d系统步调=0.52)、短时学习(d短时=0.55)等条件下,空间邻近效应对学习的深层理解(迁移测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学习者(d中小学=0.71),空间邻近效应促进学习识记(保持测验)的效果更好;相对于电子环境,纸质学习环境下(d保持=0.66,d迁移=0.52)的空间邻近效应对保持和迁移测验的促进都更加显著;在主观认知负荷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以及学习者教育水平对空间邻近效应均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42.
路径整合指通过自身运动信息对自身位置进行更新的过程。本研究使用头盔式虚拟现实系统和分段式迷宫, 在两个实验中检验在同样布局的外出路径上重复地进行路径完成任务是否会改善被试的反应表现。实验1中的外出路径具有相对较简单的空间布局, 实验结果表明, 男性和女性被试均在反应时、位置误差、角度误差上表现出了学习效应, 即第二次在同样空间布局的外出路径上进行路径完成任务时的表现比第一次有了显著的改善。实验2中的外出路径具有更复杂多样化的空间布局, 而实验结果表明, 男性和女性被试均在反应时和比例位置误差上表现出了学习效应, 但是路径更复杂时要求更多次数的重复才可以提高路径整合成绩。这些研究结果为路径整合能力训练的可行性提供了初步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43.
空间参照框架是个体表征空间方位的方式, 按照表征中心的不同分为自我中心和环境中心两种参照框架。长期对某一参照框架的持续激活可以形成对该空间参照框架的偏好, 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神经元结构, 还会对认知机能产生重要影响。偏好环境中心参照框架会增加海马及其附近脑区的灰质, 而偏好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会增加尾状核的灰质。海马灰质体积增大会增强正常人的空间记忆能力。持续激活环境中心参照框架的个体会增加海马灰质体积, 从而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未来研究应关注, 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等环境差异在空间参照框架与认知机能关系中的影响机制, 并进一步收集空间参照框架训练在老年痴呆病人中干预效果的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844.
本研究探讨了观察者与观察目标存在相对运动时视觉系统对目标数量特征的适应后效的皮层映射特征, 并与对比度适应后效的映射规律进行比较。包括两项实验。其中, 实验一要求被试在适应目标后转换注视点, 考察眼跳后相同和不同视网膜区域以及相同和不同空间区域的适应后效, 发现数量适应后效具有部分空间-皮层映射特性, 而对比度适应后效则表现出完全的视网膜-皮层映射特征。实验二采用固定的注视点, 考察目标运动后目标原位置和新位置区域的适应后效, 发现数量适应后效不完全依赖于视网膜-皮层映射, 它可以“追随”客体运动重新映射到新的位置, 表现出基于客体映射的特征, 而对比度适应后效则完全依赖于视网膜-皮层映射, 不能“追随”客体移动在目标新位置重新形成映射。两项实验结果提示, 相对于对比度等低级表面特征而言, 数量特征对目标的描述涉及更高的加工水平, 它可以与观察目标的相对运动信息进行整合, 且这种整合在眼跳和非眼跳的观察条件下都可发生。  相似文献   
845.
范海楠  许百华 《心理学报》2014,46(11):1628-1638
在动态的“线索-靶子”范式中引入隧道刺激, 以靶子与线索的非空间特征相同时的反应延迟测量返回抑制效应。实验1利用单向隧道创设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明确且可靠的条件, 考察客体的颜色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实验2利用双向隧道创设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不明确的条件, 考察客体的颜色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独立作用。实验3、4分别采用与实验1、2类似的方法, 在动态任务情景中考察客体的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线索呈现与靶子呈现的时间间隔较长时, 4个实验中均存在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这表明, 动态情景中, 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明确且可靠时, 颜色特征和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客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不明确时, 颜色特征和身份特征在返回抑制中也都具有相对独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6.
武向慈  王恩国 《心理学报》2014,46(12):1871-1879
概念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身认知理论认为, 在概念加工过程中, 个体会以具身模拟的形式对概念所暗含的空间方位信息进行理解。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考察抽象权力概念加工时的激活特点。实验首先要求被试对出现在屏幕中央的词进行权力高/低判断, 接着在屏幕的上方或者下方呈现一个字母(“m”或“n”), 要求被试对目标物进行按键反应。结果发现, 当权力词隐喻的空间特性与目标物出现的位置一致时诱发了一个更大的N1波幅, 不一致时诱发了一个更大的P3波幅。该结果提示, 抽象权力概念加工时会产生自动激活空间上-下意向图示, 对权力词的加工影响了随后字母位置的判断, 并将空间注意指向了与意向图示相一致的位置, 从时间加工进程看, 起始于早期的知觉识别并一直持续到晚期的高级认知加工阶段, 权力概念加工具有内隐性。  相似文献   
847.
根据我国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医学影像学的人才市场分析,论证了该专业存在的空间,就其今后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我国医学影像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8.
蒿志强 《天风》2004,(2):29-30
一、神学的定义——是什么 “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丁主教在其文集中将这种神学思考总结为如何把基督教的信仰和生活的现实结合起来,成为既合乎理性又具有超越能力的理论。当代著名神学家约翰·麦奎利(JohnMacquarrie)定义“神学是通过参与和反思一种宗教信仰,力求用最明晰和最一致的语言来表达这种信仰的内容”。因此,神学就是教会在具体看得见的事工中所进行的“参与”即行动和“反思”即思考。常言道“不仅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实践总结出理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神学是通过参与和反思一种宗教信仰而进行的,这是进行时态,不是一次性完成。尽管我们每个人(包括教牧与平信徒)的所做所思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得尽上本分。教会兴衰,匹夫有责。  相似文献   
849.
高立群 《心理科学》2004,27(1):117-119
本文利用词汇再认作业,对构成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的认知表征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对把字句中受事起点的再认反应时要长于非把字句,这表明读者在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在读者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心理现实性,支持了空间位移图式理论对把字句句法语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850.
张明  陈骐 《心理科学》2004,27(2):287-290
将研究注意定势的比例控制范式与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范式相结合。系统地探讨了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注意定势对基于空间位置的返回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和50%有效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返回抑制。但由于注意定势的作用。20%有效条件下的返回抑制量要明显高于50%有效条件;而在80%有效条件下.没有出现返回抑制。并且外显地形成相关注意定势的被试显示出显著的返回抑制的反转。而没有外显地形成相关注意定势的被试则显示出了返回抑制效应。这表明,内源性的注意定势对返回抑制的质和量都有重要影响。适当的注意定势可以在任意方向上改变返回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