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篇
  4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任性孩子最难伺候 “我可把这一代比作什么呢?它像生在大街上的儿童,向其它的孩子喊叫说:我们给你们吹了笛,你们却不跳舞;我们唱了哀歌,你们却不捶胸。若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他们便说:他附了魔。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他们却说:看哪!一个贪吃嗜  相似文献   
142.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主教、神父;亲爱的主内兄弟姊妹们: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50周年庆典。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可喜!可贺!今天我们各个教区的主教、神父和教友代表,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北京,共同庆祝和纪念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50周年,感到无比地激动和欢乐!  相似文献   
143.
罗尔斯在正义战争传统的基础上探讨了开战正义和战时正义,并补充了战后正义.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和其社会正义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深受沃尔泽正义战争思想的影响,但又与其有所不同.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也存在理论上的困境,为今后的正义战争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4.
论西方正义思想的内在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问题的讨论在西方伦理学中呈现出一种紧张、对抗、冲突的景象,充满了内在的思辨张力.这种内在的思辨张力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正义究竟是立足于社会的维面还是个人的维面?正义究竟是落实于乌托邦还是现实界?正义究竟是诉之于德性的完美还是制度的完善?正是这种内在的张力推动着西方伦理学不断深化对正义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5.
毛兴贵  谭杰 《现代哲学》2005,64(4):28-34
政治义务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哈特首先用“相互限制原则”来解释政治义务,这一原则为罗尔斯所继承并加以修正。鉴于该原则存在的诸多问题,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削减了它在政治义务的道德证明中的作用,而诉诸正义的自然责任原则。这个原则仍然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批评,许多罗尔斯的追随者对这些批评作了回应。罗尔斯从公平游戏原则到自然责任原则的转变反映了他对契约论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6.
张仕毅 《天风》2022,(3):51-52
巴中地区国家税务局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注重做好“五个结合”四川省巴中地区国家税务局在切实搞好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专项斗争工作中,注意掌握好法律和政策尺度,并把做好各项有关工作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打击与教育相结合。该局在加大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力度的同时,注重加...  相似文献   
147.
《学海》2021,(1):21-31
税收是现代国家形成的直接动因,基于纳税人同意的税收,使国家完成了从掠夺之手到扶助之手的转型。作为规范政府收支及运行的制度安排,财税体制集中体现了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以及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分配关系。我国财税体制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变革,税制改革的历史反映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艰辛而恢弘的发展进程。一部税制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断调整的历史,其最终的指向则是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税改表明:税收反映了国家的汲取能力,更体现了国家的再分配能力;税收对国家建设的作用不仅在于为国家提供岁入,更在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48.
诠释的现象学考察旨在呈现诠释的原始发生,诠释者何以有意愿和能力对不再是的文本和正在是的行为进行解释和证明;而诠释的伦理学批判则追问诠释行为的正当性基础、追问诠释文本行为的真实动机。对不再是的文本进行诠释目的在于基于本义、中介转义以开出新义,其后果只对诠释者有效,并不影响和决定他者的思考与行动;对正在是的行为进行诠释,可有当事者诠释和旁观者诠释两种,前者旨在辩护和证明,后者旨在反思和批判。实质上,作为旁观者的诠释已是公共舆论,是对公共善的追求,并以此对背离或解构公共善之显失公正行为展开反思与批判。实现从技艺诠释学向实践诠释学的转向,不仅仅是理论的旨归,更是一种强烈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49.
150.
养正,主要是指培养端正的心性、行为与人格。中国文化是一种注重养正的文化,正道是其核心范畴与根本价值追求。儒家强调诚意、正心等八条目,释家强调正见、正念等八正道,道家强调心斋、坐忘与修真(真即正道,与旁门左道、歪门邪道不同),中医理论强调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武学理论强调中正安舒,等等。传统文化倡导国人恪守正道、弘扬正气、捍卫正义,通过正身、正心、正行等人格修养路径养浩然正气,做正派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