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现代知识分类思想下的学习迁移理论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燕 《心理科学》1999,22(3):229-232
本文概括并评论了在知识分类思想前提下三种主要的迁移理论,即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和反省认知迁移理论。  相似文献   
132.
孟宪武同志在“死亡之死亡———新世纪医学目的之假设”一文(医学与哲学,1999,(6):45,以下简称孟文)中提出:“现代医学的一切理论和实践,实际上一直在紧紧围绕着战胜疾患,战胜死亡而进行的。”这使我也联想到与医学目的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即人类是否可以彻底消灭一切疾病,达到人人无疾而终,甚至最终达到永生不死(孟文提到的是长生不死)?本文想就此及新世纪的医学能否把消灭疾病与死亡作为自己直接的现实目标等问题展开讨论。1 什么是死亡,死亡能否死亡11 “死是个体历史的终结”[1]:人的生物学生命的…  相似文献   
133.
关于高龄恶性肿瘤与人类自然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寿癌”指的是高寿者经历漫长和满足的生命历程后平和地几乎没有痛苦地死于恶性肿瘤。癌症在高龄人群中十分常见,故高龄者死于癌症亦可被认为是一种形式的生命自然终结过程。因此,“天寿癌”的提出可能有助于老年人较实际地面对致死性肿瘤性疾病。对“天寿癌”的概念、诊断、治疗及其医学伦理学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4.
简论死亡与死亡教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死亡,是人生的一个永恒主题,尽管世上大多数人避讳论死,但死亡几乎每日都在发生,其阴影时常徘徊在人之心头。即将跨入21世纪的人类,应该有勇气直面现实,思索死亡,接受死亡教育,赋予人生以完整充实的意义。一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本质是什么?人体生物学认为,死亡...  相似文献   
135.
在新型冠状病毒威胁下,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些终极的存在问题,比如生命与死亡。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们面对死亡威胁时的心理机制。抽取18名成年被试进行深入访谈,对资料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发现,随着时间发展死亡心理分为疫情前的平静期,疫情爆发后的死亡威胁期以及应对期。从物理现实、社会现实和精神现实层面,死亡威胁带给人们的影响有控制感丧失、关系断裂以及意义危机三个方面,应对策略为控制感应对、关系应对及意义应对。  相似文献   
136.
死亡心理是人类面临死亡及相关事件时所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复杂心理状态。目前, 研究死亡心理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理论是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简称TMT)。但该理论存在以下争议: (1)在死亡的基本认知方面, 恐惧管理理论呈现出不一致的研究结果, 如死亡是否与不确定性无关, 死亡是否导致恐惧情绪, 寻求个体生存是否为人类的核心议题; (2)在社会文化层面, 恐惧管理理论提出者的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普遍态度是呈否认的, 但是跨文化的研究显示其他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呈现出接纳或蔑视; (3)在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结果方面, 呈现出较多的矛盾性, 表明研究中有重要的调节因子未被涉及。基于此, 死亡心理可能的研究方向拟从认知、行为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梳理。未来死亡心理研究需秉承科学与文化并重的原则, 并结合死亡心理的内容与过程, 关注群体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规律, 开展死亡心理影响下的身心健康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37.
论死亡教育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立足构成"生命"重要部分的"死亡",通过死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功能目标和课程实施上的比较研究,论证死亡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提升人的心理品质的价值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8.
陈星桥 《法音》2005,(8):28-33
古人有“蝼蚁尚且贪生”之叹,民间有“好死不如赖活”之语,可知众生无不好生恶死,对于死亡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本能的排拒或逃避。然而,“黄泉路上无老少,孤魂多是少年人”。生命的危脆和必然衰老、死亡,对于社会结构复杂、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人类来说,更是一种挥之不去、莫之奈何的梦餍。面对死亡,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态度和丧葬文化。世俗之人,一般是尽可能地提高生活的品质,同时通过医疗与养生,以祛病延年,获得长寿,尽其天年,若能无疾而终,则善莫大焉,是谓“善终”,…  相似文献   
139.
死亡的解析     
死亡的痛苦来源于对死亡的无知。依据辩证法原理,结合现代科学的最新发现,对死亡的本质进行解析发现:死亡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和意识在运动形式上的特殊转化,而非生命体的消失。灵魂是生命体的核心成分之一,而灵魂的实质是承载深层意识的超微观物质结构。  相似文献   
140.
"脑死亡"立法的伦理学思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欣闻一份符合中国国情的“脑死亡”诊断标准 ,已经由卫生部初步制定了出来 ,正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加以修改和完善。这标志着我国的“脑死亡”立法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准备阶段。然而 ,立法背后引发的伦理学讨论告诉我们 ,让承载着数千年道德标准的生死观让位于新锐的“脑死亡” ,我们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1 生死观之辩人类文明的发展 ,如果从生死哲学的立场来看 ,即是对生死 ,尤其是死亡逐渐加深认识及理解的过程。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乐生恶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天覆地载 ,万物备悉 ,莫贵于人”强调的正是人生命的重要性。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