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房赢 《天风》2008,(23):20-23
为纪念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2008年中国基督教两会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2008年11月12日至13日,中国基督教两会举行了"讲台信息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从"神学思想建设与成果转化.神学思想建设与和谐社会、神学思想建设与社会关怀.神学思想建设与传统文化"四方面进行了讨论,以下摘编一些研讨过程中的论点。  相似文献   
222.
"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从2002年开始举办,已经到了第四次.前三次我未能与会,这次特赶来祝贺.  相似文献   
223.
积极干预是指父母在孩子使用媒介前后或者使用过程中, 通过解释和讨论等互动形式对媒介内容、使用方式等提供指导。随着电子媒介在家庭中的普及, 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行为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父母对媒介使用进行积极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例如提高儿童对媒介内容的批判能力, 有效减少暴力内容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等。影响积极干预行为的因素可归纳为两大类:家庭因素和儿童个体因素。未来研究可从完善测量方法, 探究父母干预行为与儿童青少年媒介使用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 建构影响因素模型, 提高积极干预的有效性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24.
李金钊 《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该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2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单因变量多维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彼此独立起作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25.
赵国祥 《心理科学》2002,25(5):597-59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是,总的印象是重视或倾向于具体的操作型研究多,局部的个别化研究多,应用的实践性研究多,相对比较忽视基本理论的研究。因此从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出发,深入考察和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最一般的理论问题.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26.
老年人在注意和记忆活动中存在着“积极效应”现象,即对积极材料的加工维持得较好,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偏向。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时间的认知评估影响情绪目标的选择来解释这一现象。同时,研究发现信息的加工方式与“积极效应”有密切关联,当控制加工时,“积极效应”出现;而自动加工时,“积极效应”消失。“积极效应”受到时间认知的控制,也受到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的限制。目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利用先进设备与仪器研究老年人认知活动中的“积极效应”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27.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文章在阐述积极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积极心理学分类体系的五个结构——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行为、积极特质和积极组织——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28.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消极道德情绪可以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仍然缺乏全面探索。安慰行为是幼儿的典型亲社会行为,本研究使用实验法,采取想象启动和实际启动两种范式,考察积极道德情绪对3-5岁257名幼儿的安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幼儿的安慰行为发展具有年龄特征,4岁是幼儿安慰行为发展的转变关键期,更有意义的是,研究证明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的安慰行为具有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培养儿童的安慰行为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29.
新闻报道是刻板印象形成和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究新闻报道在积极与消极刻板印象的形成与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验法探究被试对虚构群体的犯罪和好人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改变过程。首先,通过操作八篇报道中犯罪事件和助人事件的比例将被试随机分为先形成犯罪刻板印象组、先形成好人刻板印象组和控制组三组。第二天,呈现另外八篇新的关于该虚构群体的报道,确保两天内各组被试阅读的犯罪和助人报道的数量一致。结果发现:第一天的媒体报道能够有效地诱导被试形成相应的犯罪刻板印象或者好人刻板印象,第二天的新闻报道也会诱导被试第一天形成的刻板印象在第二天发生改变。并且,被试在第二天对先形成犯罪刻板印象组的热情评价高于先形成好人刻板印象组和控制组,研究结果证实了刻板印象转变过程中的标准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230.
采用主观情绪自评和生理指标考察不同生理反馈在音乐情绪诱发中的作用.结果 发现:(1)真实反馈实验中,有生理反馈时主观情绪感受、呼吸和心率高于无生理反馈条件.(2)虚拟反馈实验中,有生理反馈时主观情绪感受和心率高于无生理反馈条件;在积极音乐上,反馈条件下诱发的积极情绪效应更大.以上两个实验均表明生理反馈能增强积极音乐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