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34篇
  15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中国穆斯林尽管存在民族和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但伊斯兰教信仰体系的完整延续是一致的,在归属感上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提出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四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这是首次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62.
计秋萍 《大众心理学》2020,(3):25-25,2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旨在促进其更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适应的一种教育。它的表现形式可称之为活动课,是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活动教学模式、问、想、做、议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3.
张新鹰 《中国宗教》2022,(10):40-41
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用“九个必须”凝炼地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必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是“九个必须”之一。“宗教关系”的概念正式见于中央文件,可以追溯到2006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4.
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江琴娣  杨福义 《心理科学》2005,28(3):622-625,618
本研究以工读学校和普通学校七~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工读学校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工读学校学生的父母更多地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4)生活事件应激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工读学校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5.
积极心理学的繁荣与演变——阴阳辩证哲理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萍 《心理学探新》2019,(5):406-410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适应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特质、积极主观体验以及实现积极自我和成长的适应性认知和行为的科学。由Seligman(1998)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经过十年繁荣,在三个研究支柱的基础上增加第四个支柱积极的关系。由于积极心理学拒绝消极作为其中的范畴,Wong(2011)掀起积极心理学第二次浪潮,转向研究积极-消极的共生关系。并且,引用中国哲学思想,把阴阳之间的辩证互动原则作为积极心理学第二次浪潮的基础,研究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人类美好幸福生活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6.
社会认知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两者的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尚不一致。当前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分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并重点考察各调节变量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通过文献检索和筛查,最终符合元分析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17篇。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积极因素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心理健康消极因素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自我效能感层级、社会发展和性别的调节;而年龄阶段仅调节了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积极因素的关系。以上结果说明,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同时还要考虑年龄阶段、自我效能感层级、社会发展和性别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7.
基于内隐追随理论,探索了领导者的积极追随原型(PFP)与追随者的积极追随特质(PFT)之间的匹配程度如何影响辱虐管理。对194份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1)相较于非匹配情形,领导者在"PFP—PFT匹配"情形下更少辱虐追随者;(2)与"PFP低—PFT低"相比,"PFP高—PFT高"情形下辱虐管理程度更低;(3)在非匹配情况下,与"PFP高—PFT低"相比,领导者在"PFP低—PFT高"时对追随者有更少的辱虐管理。以上结论能够为组织预防或减少辱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8.
积极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积极情绪状态的理解和间接分享过程。虽然它与消极共情在产生过程中都依赖于镜像神经系统和心理理论系统的活动, 但是两者在产生难度上不同。对于积极共情情感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 不同的研究者观点各异:一些认为与消极共情一致, 都集中在脑岛及其相关脑区; 而另一些则认为是大脑的愉悦系统。关于积极共情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共情在产生机制和情感表征上的特点, 拓展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展开对特质积极共情神经基础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9.
中国公安机关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元分析考察中国公安机关警察基于SCL-90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元分析共纳入文献67篇, 研究发现:(1)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 两者在绝大多数因子上差异显著, 只有在与常模一比较时在人际敏感因子上效应量没有达到显著(d = 0.05, p = 0.142 > 0.05)。(2)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与军人相当, 两者在5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d = −0.16~0.21, p = 0.000~0.041 < 0.05), 但是绝大多数效应量都在小范围以内。(3)除性别外, 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警种、地区、样本容量等因素对研究结果有影响。以后的调查研究应该注意这些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0.
试论现代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现代社会变化的特点与心理问题的内在关系,现实的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既有积极影响,也有很大危害.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社会变化的非理性因素有密切关系.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要考虑社会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后果,根据心理卫生的要求扬优抑劣,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对心理的劣性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