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于职业的关系,作为一位科普期刊记者的我常和科学家们打交道。走进这支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他们向我吐露心扉,为我讲述他们毕生执著追求的科技事业。我这才得知他们的故事很精彩。我常常把他们美誉为“金字塔上的人物”,这是因为这些科学家们用他们的卓而不群的智慧,将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常常思索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这些科学家们投入到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伟大的科技事业?继而,为了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为全人类谋求一个和谐、幸福、和…  相似文献   
32.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从两个层面阐释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一是在具体哲学层面,恩格斯剖析了费尔巴哈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解放作用及其局限性,阐释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继承性、批判性和超越性;二是在一般哲学层面,恩格斯强调真正推动哲学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日益迅猛的进步,自然科学和大工业的发展不仅终结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进程,同时也造就了历史领域由思辨哲学转向唯物史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对唯物史观何以能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的论证,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于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驳“马恩差异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3.
朱晶  姜雪峰 《哲学分析》2023,(6):153-166+194
模型的本质和功能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模型的表征、解释和预测等功能得到了诸多讨论,而对科学家在真实的科学实践中如何构建、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模型的哲学考察,并不多见。以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的发现和应用为例,可以从化学实践中建模者与模型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模型的功能,提出并论证,理想化简化的化学结构模型在化学实践中的认知德性,除了对现实世界进行表征、解释和预测,还体现在两个方面:化学模型作为沟通科学理解的工具和模型使用者利用它进行理论推理的工具。简化模型既可提高理论的可理解性,还可促进科学家以卓有成效的方式使用这些理论,并用于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34.
在马克思一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存在前后相继的两种维度,即青年马克思以道德批判为主导,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逐渐转向以科学批判为主导。如何看待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两种维度之间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学界围绕此论题存在着争论。事实上,尽管马克思的理论从道德批判转向科学批判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使以科学批判为标志的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亦并未抛弃道德批判的维度,这两种批判维度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之中,单纯强调一种批判维度而贬低甚至否定另一种,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35.
《论科学与艺术》包含了卢梭许多后来思想著述的萌芽,它讨论的是科学艺术的"近代复兴"与道德的"社会风俗"的关系。卢梭仅将科学艺术视作文明,并把它们与道德对立起来,认为近代文明失去了本原的道德精神实质。但所有的成熟文明都包含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道德也是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文明的价值和规范的基础。卢梭没有意识到,否定文明也就等于否定了道德。但卢梭文中对科学艺术的批判反思,对道德乃至宗教救赎精神的推崇,赋予其思想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与启示意义。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的进展和艺术的普及已经发展到了卢梭难以想象的程度,科技的兴盛固然带来了普遍的福利,却也走近了这样一个门槛: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无数方便与好处,人类的控物能力不断大幅提高;与此相比较,人类的道德自控能力若没有相应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可能带来难以预测但却可能改变人类文明命运的后果。这种不平衡无疑会是人类文明一个持久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36.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总结了2001年以来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新鲜创造和典型经验,形成了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其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公民道德建设要夯实基层实践基础。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在基层的实践,对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瞄准基层需求,创新基层工作,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提质量、上水平,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德治基础。  相似文献   
37.
重新激活已经储存的记忆会重返暂时不稳定的状态, 需要经历重新稳定, 称为记忆再巩固。在这期间可以通过多种行为手段破坏、强化或更新原始记忆痕迹, 这为开发一种革命性的情绪记忆障碍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然而, 即使在简单的实验模型中引发记忆再巩固的条件也是复杂的, 这给临床转化带来了困难与挑战。未来研究可以设置更具生态效应的基础模型, 寻求引发以及干预再巩固的最佳方式, 从神经生理、细胞分子层面进一步深化其内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38.
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对人类科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以至于不再仅仅把诺贝尔奖看作是对科学家的一种奖励 ,而更把它视为一个国家占有科学高峰的象征和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标志。诺贝尔及其获奖史对当代科学发展的深刻反映 ,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的丰富素材和大量有待讨论的问题 ,已使外国人开始筹建“诺贝尔学”。但国内目前有关宣传与研究 ,则更多地停留在每年颁奖时的奖项介绍和有关史学角度的探讨 ,与其影响程度和应有之位失之偏颇 ,其中折射出的我国教育方面的问题 ,更被极大地忽视了。我国科学研究冲击诺贝尔奖的…  相似文献   
39.
分析中国伪生命科学产生的文化原因和背景,指出其致命的谎言、骗术与危害;揭露其理论上的荒谬与科学上的无知。并强调开展对这类伪科学产品进行批判运动的意义;同时重新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宗教、神话、迷信等进行划界和定义。医学研究需要正义、需要哲学的引导;在事实的世界之上,必须由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来把握;医学理论不允许任意杜撰和加工,从这个意义上,医学科学还需要法律来维护其正义  相似文献   
40.
迄今为止,人体体质及整体功能状态的研究在现代医学中仍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由于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方法、理念的一致性,在复杂性科学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科学理念的今天,采用其方法和技术,引进中医学的理论模型、方法和经验,发展揭示人体质和功能状态的整体医学将是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