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4医学的返魅:回归生活世界身体是一种文化与社会构成,正如《第二媒介》的作者马克·波斯特[12]所言,身体总是已经从文化角度被铭写,从来就不是一个无须介入(mediation)就能被(科学的)理性主体所获得的自然的客体。一个人当前的生存实践是他的一切过去和未来的东西的结晶和聚集点,  相似文献   
92.
张中凯 《美与时代》2013,(12):109-109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切领域中,生活中的伟大、崇高、优美、正义、劳动、斗争、爱恋、友情等等,都闪烁着美的光彩。而就新闻来说,也同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社会最直接、最迅速、最全面的反映,它涵盖了整个社会。所以,美的事物也必然是新闻报道所不可缺失的。  相似文献   
93.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虽然以自然科学为范式,但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将科学与价值融为一体从而良好地解决了二者的统一问题.探寻人类幸福的可能性和途径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题,孔德的社会学也由此成为以人类幸福为导向的科学.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的秩序、安定、和谐与进步当作人类幸福的内涵和基础,把政治和宗教看作由科学通达人类幸福的中介,把精神力量看作人类幸福的根基.  相似文献   
94.
《科学与宗教》一书的“科学与宗教冲突”部分,收集了7位学者文章,从宗教内部对于科学的态度之历史发展、科学与宗教方法之比较、以及对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解决重要问题方面等多个角度,阐释了科学与宗教关系在根基上是冲突的,澄清和回应了部分倾向宗教的学者提出的二者关系调和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在追求财富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当我们按照某单一的公正原则来消除非正义现象而追求离正义越来越近之时,必然导致在另一种公正原则上非正义现象的不断扩大,即后者意义上的正义越来越远.在财富伦理上的重要表现是如果单一地将“起点与结果的平等”作为正义标准,则这种正义实施得越彻底,则会造成在“过程的平等”意义上的越来越严重的非正义.这就说是说,我们不可能同时得到两种不同意义上的正义,此称为“公正的不相容原理”.而要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各种意义上的正义缺一不可,因此各种不同意义上的正义又是互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过度追求某种单一的正义目标,而要追求各种正义目标之间的互补与均衡,我们将此称为“公正的互补原理”.  相似文献   
96.
在1972年《命名与必然性》的演讲中,作者提出了直接指称论的观点:名字的语义学内容仅仅就是所指称的对象。一般认为,如果接受直接指称论就必然导致信念之谜。因为,假如专名的语义学内容仅仅就是所指称的对象,那么两个共指称的专名,比如"Cicero"("西塞罗")和"Tully"("图利"),就应该在信念语境中可以替换。但这似乎是错误的,因为,似乎"琼斯相信西塞罗是秃子但不相信图利是秃子"可以是真的,而倘若作替换,就会得出矛盾。在本文中,作者试图论证:实际上导致信念之谜的乃是两个更为基本的原则,即去引号原则和翻译原则;不能把信念之谜的产生归咎于直接指称论。通过这种间接论证,作者认为,直接指称论没有被信念之谜难题驳倒,它还是能够获得辩护的。  相似文献   
97.
管仲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其从政方略、治国之道对今天的为政之道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管仲对法治在治国中的作用、立法的原则、执法的原则等方面对管仲的法治思想进行分析,以求对今天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8.
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谈恋爱呢?一条简单的原则是当你有了结婚的打算,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结婚条件时,你便可以开始谈恋爱了。否则,最好不要那么着急,因为那并不是儿戏的事情。或者有人问:“照你这样说来,暂时不打算结婚,或者还没有结婚可能的人,便不可以结交异性朋友了吗?”话也不是那么说,相反地,青年人应该多交几个朋友。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校里面所交的朋友时常是最真切的朋友,其友情也最能持久。同时,因为多交几个朋友,便可多接触几个性格、兴趣、思想不同的人,这样,你便能够在多方面充实自己,适应不同的人性,而避免把自己造成孤僻的人物。我所以说不要那么着急,意思只是劝告青年的朋友  相似文献   
99.
张森年 《学海》2002,(1):54-58
谋略思想 ,亦即决策理论 ,是《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及其精华之所在。本文从十个方面对贯穿全书的决策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 ,《兵法》所提出的决策要符合民众的利益、一切决策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决策者要全面地辩证地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最优方案 ,务求“全胜” ,在实施决策过程中 ,对实施决策主体要予以关心、要重视决策反馈 ,因时因地调整决策方案以及要重视决策者素质的提高、品性的修养 ,决策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并必须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 ,通“九变之利”等决策原则 ,对于我们今天的决策理论和决策实践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0.
颜桂珍  吕刚  韩晓华 《学海》2002,1(1):64-67
本文以沈括《梦溪笔谈》为基本材料 ,通过对他主要科学成就的分析 ,认为他的科学成就的取得与他科学方法论思想密切相关 ,为此 ,论文总结和归纳出他科学方法论中的三大主要方法 :观察方法、类比推理方法和怀疑方法 ,并简要论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沈括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