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罗炽 《中国道教》1990,(3):26-32
醮仪指斋醮科仪,是道教用以修身、祈福、禳灾、赎罪以及超度亡灵的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俗称“做法事”、“做道场”。“斋”与“醮”在中中有悠久的历史。可上溯于古代巫术祭祀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动。“斋”本作“齐”。指祭祀之前的一种精神准备。《礼记·祭义》篇说:“致齐干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又《祭统》篇说:“及其将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心不苟应,手不苟动。”“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也。”《曲礼》篇亦说:  相似文献   
12.
王昕 《中国宗教》2013,(5):24-29
4月20日,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又一次强烈地震向平静美丽的巴蜀大地猛烈袭来,给雅安市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如今,应急救援已告尾声,灾后重建正紧张地开展。回望应急救援的日子,四川省宗教工作部门反应迅速、坚守岗位,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及广大信教群众在抗震救灾中践行济世利民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两年,青海又发生了玉树地震。地震灾害不仅对灾区幸存者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让人们失去家园和亲人,在心理上也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因此,对于这类人群的灾后心理康复治疗尤为重要。然而,幸存者心理的康复,单纯依靠心理辅导和治疗是不够的,而肢体上的运动能够起到缓解心理症状的良好效果。动作疗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本文将介绍动作疗法在灾后心理康复的治疗中的运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动作疗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综合短讯     
《天风》2012,(9):61-62
北京市基督教两会各堂点为7·21暴雨灾后重建捐款近3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论述和分析了藏传佛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并以震后的相关调查为据,进一步探讨了宗教与心理健康、宗教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从时机、内容以及方法上分析了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在危机干预中的具体应用。文章指出,作为一种理念文化的宗教,事实上是信仰主体与环境压力之间的一个缓冲器,也是特定族群对待环境变化的传统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如果能够正视并且有效利用宗教的这种积极作用,那么在灾后群众的心理重建上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1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部分省(市)道教协会及宫观负责人组成的考察组赴四川绵竹严仙观进行灾后重建实地考察。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公益慈善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唐诚青,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李光富,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王哲一,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冯正伟,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及道教界有关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30日,四川省佛教界向"4·20"芦山地震部分受灾寺院灾后恢复捐款仪式在芦山佛图寺举行。仪式上,四川省佛协向雅安部分受灾寺院转发了省内各大寺院及佛教四众弟子的捐款。省宗教局副局长杨伯明、一处处长周小鹰,省佛协会长永寿法师、副会长意  相似文献   
18.
见闻 《法音》2008,(4):63-64
由北京龙泉寺发起成立的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于3月27日至4月1日前往安徽绩溪和太湖两县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向两地灾民提供大米、衣物、医疗与助学金等援助.总价值超过人民币两百万元。安徽省慈善协会会长肖志远表示:"以往救灾把物资直接给百姓就完事了.常常忽略了慈善理念这一块的工作。看到仁爱基金会有这么多义工参与.慈善做得很到位,很受启发。下一步,政府部门也要招募志愿者来共同参与慈善事业。"此次活动感  相似文献   
19.
灾疫伦理学:当代应用伦理研究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疫伦理学诞生并构成应用伦理新领域,既因为当代灾疫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因为灾害学、灾害伦理学、生态学、环境哲学、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公共卫生伦理学等新学科迅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学科背景和肥沃的学科土壤,还在于生态理性哲学为其提供了本体论思想和认知论方法。灾疫伦理学的最高使命是为创建生态文明架通实践理性桥梁;其基本目标是引导人类进行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其首要任务是围绕"自然、生命、人"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而引导人类重建存在信念和生存方式;其基本工作有二:一是构建其承载和表达如上三者的学科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二是探索灾疫防治的国际行动方案和国家平台,从宏观与微观维度展开灾疫防治伦理方案及实施措施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SARS事件可以为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历史冲突的终结提供佐证;公民享有的健康权必须平等。应大力矫正医疗与预防的关系,必须重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应重新思考中国的卫生事业改革,中国医疗改革不能实行市场化,卫生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证明,中国的卫生制度改革重点在农村,“适者生存”的原则不适用于卫生事业。创构灾疫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