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南普陀之行     
理诤 《佛教文化》1994,(3):9-10
时逢新春佳节,我来到南普陀。阔别四十年后,第一次重游,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当年来此地,我还未满二十。如今再来时,已是两鬓斑白,步入花甲了! 沿途看去,鹭岛旧貌已无法追寻。原想说“只有海水依旧”,但世事无常,想想自己尽管还是“我”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我”。浪来涛去,不知有多少流转更替,海水又岂能依旧呢? 四十年中常有再来之意。  相似文献   
452.
通过对有关史料进行"原意重构",可知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文化意涵在于人与自然界中动植物关系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根据孔子表达思想的特点,可知《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诗教的思想旨归在于:个人自我的身心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53.
君子竹     
曾读过一首宋金时期的《咏竹诗》:“生死挺然终抱节,荣枯偶尔本无心。比肩耻于蒿莱伍,强项不容冰雪侵。”心中甚是喜爱,便把它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闲来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454.
"常惺惺"本是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最早由谢良佐引入儒学,到朱熹正式将其纳入理学工夫论体系,再到陈淳胡居仁等人结合天理论对"常惺惺"作出形上学阐发。"常惺惺"经由理学家的援引与重新诠释,其思想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完成了禅宗概念儒学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55.
汇总《左传》《国语》所载春秋人在28次赋《诗》活动中所涉71篇《诗经》诗句,可分析出春秋人赋《诗》的"断章取义"、"诗旨共识"、"赋篇取首"、"赋诗不刺"四大规则,这些规则的形成,乃是春秋外交形势需要、《诗》社会功能转变、官学教育结果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456.
参禅、悟禅、行禅都不能与生活脱节。离开了生活,禅无土壤;离开了生活,禅便成了画在纸上的烧饼,只能看看,不能充饥。  相似文献   
457.
常正 《法音》2010,(8):58-59
<正>本刊讯8月10日,普陀山隆重举行道慈法师任普济禅寺方丈升座庆典,各级党政领导、中国佛协领导和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护法信众、社会各界贤达,以及  相似文献   
458.
周大夫经历周平王东迁后,感于"黍""稷"二物,有所兴怀而作<黍离>.诗中直接呈现出周大夫心态随"稷"之变化而变化,又借心忧之思,而发问于苍天."彼"、"此"蕴藉之辞,"中心"情感之演变,"悠悠"感慨,却点到为止,寄情极深,精约而含蓄,正体现出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459.
hox墨bslxs;TIL。。XIn}I。。g觑41在计蕉问)术j比齐人研gElall二Z刍lpUSUX*nqShXrlbor叁b方1。/灾第峡照花五倍背中IT[ld[6幻《刘I*o711rl。ly’l。I〕ie*Ofq度一切并已告十]干邑不算塞d乙y(qj墨kd各。11吕112了。巨I心人ksZ。。I它不算色色即是?上即是色k009b乙y二。巨0叁j(Shlk6。19k6llq3。Shi。,受观计城办发小。是今叫干Sh00XI与。qXI。19。l(y工厂。。《。【11。h占1二。丁是拍法空相不上不减ShllhlE乏kolgXI刍ighilhQlqbd。Tll占不抬不)产不增人;成是政b乙g占ub6仁nql。乙。erl。h乙)l吕rl,。h。…  相似文献   
460.
习细平 《法音》2012,(3):24-28
唐末以后的中国禅宗,慧能开创的南宗禅逐渐流布全国,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南宗禅的曹洞宗一脉,自曹山本寂之后,不仅宗风的弘扬上乏善可陈,而且法脉的承续上也不绝如缕。这种情况直到芙蓉道楷才有所改观,尤其是宏智正觉的出世,曹洞宗风于是大振。据《正觉宏智禅师塔铭》、《敕谥宏智禅师行业记》等记载,宏智正觉(1091-1157),隰州(今山西隰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